金湖翡翠小区现有电动自行车充电棚,难以满足业主需求。 梁驰 摄
随着电动自行车保有量的不断提升,电动自行车的充电管理成为城市治理的重要课题。近日,市区金湖翡翠小区因增设电动自行车充电棚的选址问题引发业主争议。部分业主担忧小区出入口受阻、加剧安全隐患,而小区物业公司则希望借此破解“上楼充电”顽疾。持续月余的拉锯战,最终以“扩建+升级”原有充电棚的折中方案暂告段落。小区新建电动自行车充电棚,需要谁同意,又需要符合什么条件?记者对此进行了走访。
■ 阳江日报记者/梁驰
金湖翡翠小区原本在小区地下停车场设有电动自行车充电区域。去年,经消防部门检查要求整改后,小区物业公司将充电区域迁移到地下车库出入口附近的一块地面空地。然而,小区60%以上家庭都拥有电动自行车,地面空地设置的充电设施远远无法满足业主的充电需求。3月初,小区物业公司计划在小区西南出入口增设新的电动自行车充电棚,这一做法在小区内部引发一场争议。
3月22日,记者来到金湖翡翠小区,多名业主向记者表达了他们的看法。业主李女士认为,小区西南出入口平时人流量较大,搭建电动自行车充电棚势必让原有人行通道变窄。不少业主平时喜欢聚集在西南出入口聊天,小朋友也经常在附近空地玩耍,万一电动自行车充电时起火,后果不堪设想。业主杨先生表示,安全是居住环境的重中之重,不能为了方便充电,就忽视潜在的风险。
而小区物业公司作出这样的调整,主要是为了解决小区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紧张的现状。根据《阳江市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消防安全规范》,地下充电空间存在通风条件差、火灾蔓延快等特性,需要整改施迁移至地面。然而,迁移到现有空地上的充电设施,与小区电动自行车的保有量并不成“正比”。
小区物业公司工作人员梁女士介绍,物业公司在小区西南出入口处安装电动自行车充电棚的计划,最终因业主对通道拥堵和儿童活动区安全的担忧而搁置。经协商,物业公司决定扩建原有地面空地的充电设施,增加充电桩数量并完善周边的消防设施配备。“我们吸取了此次争议的教训,现在所有改造方案都会提前向业主公示。”梁女士表示。
小区增设电动自行车充电棚,需要满足什么条件?针对金湖翡翠小区发生的争议,市住建局工作人员表示,物业公司在小区内建设充电棚,必须严格遵循相关规划和安全标准,并且充分征求业主意见。如果居民对充电棚的选址和建设存在异议,不仅可以向小区物业公司反映,也可以向规划部门反映,相关部门将及时进行调查处理。该负责人强调,室外电动自行车停车及充电棚,其建筑面积不纳入容积率计算,开发商在规划建设时应充分考量空间利用与居民需求的平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七十八条,在小区改建电动自行车充电棚属于改建建筑物附属设施,需由业主共同决定。首先,应当由专有部分面积占比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且人数占比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参与表决此事项。由于改建电动车棚属于该条款第六项至第八项规定范畴,所以应当经参与表决专有部分面积四分之三以上的业主且参与表决人数四分之三以上的业主同意,才可以进行改建。
改建电动自行车充电棚,还需要注意消防防火安全。市消防救援支队工作人员介绍,电动自行车充电棚的建设必须严格遵守消防安全规范。充电棚应设置在远离易燃易爆物品存放地的位置,与建筑物保持不少于6米安全防火间距,同时保证充电棚周边畅通无阻,通道宽度不低于4米。
记者走访市区多个小区,发现不少小区已经成功解决了电动自行车充电的问题。湖湾华庭小区设置了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充电区域,充电区域与住宅楼距离较远,消防设施相对完善。在恒隆御景山庄小区,业主对设置在小区外面空地上的电动自行车充电棚赞不绝口,认为这既解决了充电难题,又不影响小区内部的通行和安全。
如何让电动自行车充电更加安全,市消防部门给出了实用建议。对居民来说,应优先选择在集中充电区域充电,坚决杜绝在室内、楼道、楼梯间等危险区域充电。要使用正规的充电器和电池,切勿私自改装电动自行车,因为改装后的车辆可能存在电路故障等安全隐患。在充电过程中,要时刻留意充电设备和电动自行车的状态,一旦发现异常,如冒烟、异味、发热等,应立即停止充电,并迅速采取应对措施,如切断电源、拨打报警电话等。
从物业公司的角度来看,物业公司要加强小区内电动自行车的充电管理,定期对充电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要积极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业主的消防安全意识,让业主充分认识到安全充电的重要性,掌握正确的充电方法和火灾应急处置技巧。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