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人士提醒:享受自然美景需做好安全“功课”

户外登山流行阳江“驴友”逾5000人

专业人士提醒:享受自然美景需做好安全“功课”

2025-03-12 来源:阳江日报

烂头岭登山难度较高,不少户外登山爱好者喜欢到此挑战自我。

户外登山爱好者到鸡笼顶登山。

漫步山林小径,体悟“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清幽之境;登顶立于山巅,感受“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的豪迈气魄……登山,不仅是身体的跋涉,更是心灵与自然的深度对话。随着户外登山运动的日益普及,我市鸡笼顶、紫罗山、鹅凰嶂、烂头岭等没有“天花板”的地方越来越“火爆”,吸引众多户外登山爱好者不断前往挑战自我,享受自然。

据市登山户外运动协会统计,目前阳江约有20个超过300名成员的“驴友”微信群,除去重复加群的“驴友”,阳江户外登山爱好者人数已超过5000人。此外,还有许多市民会以休闲的形式体验难度不大的登山线路。户外登山已逐渐成为一种热门的运动方式,这股热潮背后,是阳江独特的自然资源与户外文化的碰撞。

■ 文/图  阳江日报记者 梁驰

紫罗山、鸡笼顶成热门目的地

周末的清晨,阳东区新洲镇的紫罗山上云雾缭绕,一队身着冲锋衣、手持登山杖的徒步者正沿着山脊线行进。队伍中既有结伴而行的年轻白领,也有带着孩子的亲子家庭。“每次爬山都像是一场身心的治愈之旅,在城市里待久了,就想走进山里呼吸新鲜空气,感受大自然的宁静。”45岁的曾先生是一名资深的户外登山爱好者,每年秋季至次年夏季,他都会与朋友结伴探索阳江及周边地市的山岭。

“紫罗山的景色很美,而且难度适中,适合不同年龄段的人。周末我经常和朋友一起来这里,既能锻炼身体,又能放松心情。”户外登山爱好者罗女士分享道,紫罗山“人气”颇高,它位于台山与阳江的交界处,山路相对宽阔好走,且沿途风景秀丽,有高山出平湖的水库,有迷雾漫天的瀑布,有清澈见底的溪流,还有一些革命遗迹,是一条老少咸宜的登山路线。

罗女士介绍,除了紫罗山,阳东区大八镇的烂头岭也是阳江户外登山爱好者的热门之选。不过,烂头岭的攀登难度比紫罗山高,它因此吸引了不少追求挑战的户外登山爱好者。另外,阳春市双滘镇的鸡笼顶同样受欢迎,每年的3月下旬到5月上旬是鸡笼顶的“颜值”巅峰期,数千亩野生杜鹃毫无保留地绽放,风光独特让人流连忘返。周边信宜的大田顶、新兴的天露山等地,因其较高的海拔和壮美的景色,也吸引不少阳江的户外登山爱好者前往。

市登山户外运动协会会长彭春晓告诉记者,阳江本地及周边的热门徒步路线中,紫罗山、烂头岭及鸡笼顶等路线早已被“驴友”称为“网红打卡地”。“这些山脉海拔在500米至1300米之间,有原始森林的野趣,徒步6至8小时即可完成环线,特别适合初级爱好者。”

近十多年来,阳江参与户外登山的人数持续增多,登山运动的发展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彭春晓发现,近年阳江登山群体呈现年轻化、家庭化趋势,登山模式也日益多样化,亲子登山、越野跑等新兴模式逐渐兴起。2013年左右,受周边城市登山热潮的影响,阳江的登山人数首次出现了增长高峰。2020年疫情期间,人们出行受限,更多人选择到野外活动,户外登山运动再次迎来爆发,“从2020年到2023年,参与登山的人数至少翻了一倍。”彭春晓说。

户外登山选对装备、路线和领队是关键

近日,记者来到阳东区振士二路的一家户外用品店,店主陈女士正在向顾客展示最新款登山鞋的防滑性能——将鞋底倾斜45度置于玻璃板,倒上植物油后鞋子仍能稳稳“站立”。类似专业级装备的走俏,印证了彭春晓的观察:随着户外登山的流行,运动装备市场也热闹了起来。

“登山鞋、冲锋衣、头灯、速干衣物和优质背包这五大件是必备装备。”彭春晓强调,一双好的登山鞋能保护脚踝,也有较好的防水性能;冲锋衣可以防风防雨保暖;头灯在夜间或光线不足的情况下必不可少;速干衣物能让身体保持干爽,避免感冒;优质背包则能合理分散重量,减轻背负压力。彭春晓告诉记者,不同的登山路线对装备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对于登山者来说,选择合适的装备至关重要。如果是难度较低、距离较短的路线,装备可以相对轻便一些。但挑战高海拔、复杂地形的登山路线,就需要更专业、更齐全的装备,如登山杖、护膝、保暖睡袋等。

路线选择更是一堂精密的地理课。彭春晓打开手机上的“两步路”App,等高线地图上清晰显示着海拔突变区:“这个70度陡坡看似平面距离仅300米,实际爬升高度相当于一百层的楼梯。”在路线选择方面,彭春晓提醒户外登山者要谨慎。“规划路线时,要参考前人的轨迹,可以借助专业的地图工具,比如‘六只脚’‘两步路’。同时,要充分考虑自己的体能和经验,不要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对新手来说,可以先从一些难度较低、成熟的路线开始尝试,积累经验后再挑战更具难度的路线。如果是亲子登山,要选择安全、景色优美且适合孩子体力的路线。

“对于入门者来说,向导领队至关重要,靠谱的向导熟悉路线的难度和风险,会提醒你带齐所需要的装备,跟在向导后面很有安全感。”年仅19岁的登山爱好者小王告诉记者,领队在户外登山运动中起着关键作用。彭春晓认为,一个优秀的领队不仅要熟悉路线、具备良好的组织能力,还要挑选合适的队员。在户外登山运动中,队伍的构成非常关键。领队负责规划路线、招募队员等;收队走在队伍最后,防止队员掉队;协调员在队伍中间,处理突发状况;后方联系人掌握路线,定时接收领队定位和安全信息,以便在队伍失联时精准救援。

新手和老手都不可“心存侥幸”

与自然亲密接触,不可避免地也会面临自然带来的风险。不少人被“人生照片”和“青春没有售价”吸引去户外登山拍照,但“出片”背后的惨烈事故也需户外登山爱好者引以为戒。2022年7月30日,阳东区大八镇沙朗村一对父子在户外登山时失联;2023年6月15日,阳东区东平镇一对夫妻因户外登山迷路而报警寻求帮助;同年9月6日,阳东区大八镇牛岭山一名男子户外登山时因身体不适而被困。幸运的是,上述户外登山遇险者最终都顺利获救。

阳江蓝天救援队队长黄俊林向记者分享了一次令他印象深刻的救援行动。2023年7月2日,在茂名高州的三官山景区,4名游客被困在海拔约1300米的山顶,其中一人右脚大拇指粉碎性骨折并形成开放性伤口,伤势严重。救援过程困难重重,下午开始的大雾和小雨让山上的能见度极低,随后救援队伍又遭遇雷雨大风天气,山势陡峭、路面湿滑,给救援工作带来极大挑战。救援队员们凭借专业技能和顽强毅力,使用多功能卷式担架、医用急救物资固定伤者,借助安全绳、滑轮组和头灯照明设备,在悬崖和山脊线中艰难搭建转移通道。经过超过24小时的持续救援,救援队伍才成功将伤者转移下山。

不听从领队指挥、装备准备不充分、对自身能力估计过高……对于登山者来说,什么是最大的危险?黄俊林深入剖析事故链后认为,新手与老手面临的风险截然不同。新手往往因为缺乏经验,对危险的判断不足,容易擅自行动。而登山老手虽然经验丰富,但有时也会因疏忽大意或过于自信而陷入危险,比如在天气变化时没有及时调整行程,对一些潜在的安全隐患不够重视。

对此,黄俊林给出了详细的安全建议。在必备装备方面,除了基本的登山装备,户外登山还应准备保温毯、急救包、指南针或GPS定位器等。登山前,要提前了解登山路线和天气情况,制定详细的行程计划,避开中、高风险区域以及未知区域,并告知家人或朋友户外登山计划。登山过程中,要保持与外界的通信联系,及时报告自己的位置和情况,如果遇到紧急情况,立即寻求帮助并报告给相关部门。在没有信号的情况下,应及时返回,避免继续前行与外界失去联系。此外,黄俊林还建议户外登山爱好者在行动前下载当地的地形剖面图,以及进行“强制装备检查”。同时,与留守人员约定“三次报备机制”,即进山、登顶、出山3次确认。

随着户外登山运动的“火热”,相关风险防范和安全知识的普及尤为重要。彭春晓希望未来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加强对户外登山运动知识的重视和宣传,让户外登山爱好者享受自然之美的同时,也具备足够的避险能力,让“远方”不仅仅是一个美好的向往,更是一段可以安全往返的旅程。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
点击右上角打开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分享给朋友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