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9支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走进阳江对接项目410个

339支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走进阳江对接项目410个

解难题办实事!勇做阳江乡村振兴“生力军”
2024-09-04 来源:阳江日报

青年大学生们走进盐灶村开展墙绘创作。 团市委 提供

烈日下,黝黑的皮肤、沾满颜料的双手、被汗水浸湿的衣衫……近日,由34名阳江籍返乡大学生组成的“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在阳东区东平镇允泊村委会盐灶村的400平方米墙体上,用10余天时间精心描绘出了“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季农耕文化韵味的画卷,助力盐灶村打造具有岭南特色的生态乡村。

这是青年学子深入基层、助力乡村振兴的成效缩影。今夏,青春的热浪在漠阳大地翻涌,339支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走进我市各镇村“做真题、解难题、办实事”,开展实地调研、墙绘创作、直播助农等一系列实践活动,在乡村振兴道路上争当“突击队”,勇做“生力军”。

■ 阳江日报记者/关雯静

镇村亟待破题  高校精准解题

“好山好水,好物好货,但缺乏宣传,少被外人知晓”“农产品产业链不完善,附加值低,村民收入低”“村内特色地标辨识度低、网红打卡地少”……制约县镇村高质量发展的因素,成为青年学子助力我市“百千万工程”的破题方向。

高校有资源,镇村有需求,双方“一拍即合”,工作该如何开展?紧扣“百千万工程”工作要点,团市委“牵线搭桥”,通过“县镇出题、高校揭榜、滚动推进、长期结对”的方式,依托“百千万校地通”平台,动员我市各县镇村围绕特色产业、文化创意、绿美广东和乡村规划建设等服务领域“点单”式发出需求超450个,推动67所高校339支青年大学生突击队精准“接单”项目410个,力争以可感可知的小变化破解县镇村发展难题。

线上结对如火如荼,线下共建也持续发力。团市委推动各县(市、区)团委与高校建立校地共建机制,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文化交流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截至目前,我市与华南师范大学、广州美术学院、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顺德职业技术学院、阳江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共建立“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工作站9个,用于联络、支持和保障突击队开展实践服务,并以此为工作阵地持续吸引省内外高校的突击队到我市开展服务。

“持续推进‘百千万工程’结对工作,不仅促进了大学生参与乡村社会实践的常态化和长效性,更为‘百千万工程’提供了人才、智力、技术等资源,为乡村发展持续赋能。”团市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运用专业特长  破解发展之需

“百千万工程”突击队给阳江的基层带来了什么?广大青年学子用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诠释了“乡村振兴,青年有责”的时代强音。

田间地头,来自广州中医药大学的“春砂行者”实践团成员穿梭在郁郁葱葱的种质资源圃中,手持工具,细心采集测量材料。收集完数据后,他们在实验室中进行整合分析,对12个种质进行了精密测定,从中筛选出优良种质,为后续的育种工作奠定基础。

“春砂仁育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该队队长陈镕瀚介绍,多年来,实践团与阳春市开展合作,着手破解春砂仁种植产量低、种质混杂等瓶颈。一批又一批学生接过接力棒,推出良种良法,推广保果技术和种植技术,指导农户科学栽培与管理,帮扶农户实现增收增产。截至去年,团队已推广种植覆盖面积达21600亩,增收2.9亿元。

在阳西县程村镇新光村,广东海洋大学“海边红透”突击队针对番薯产业品牌知名度低、传播力度不足的现状,运用墙绘、文创设计及助农直播等方式,助力当地番薯产业打开了新局面。“有了前期实践调研的基础,团队还将与乡村合作,深化产业发展,多途径打造‘海边红’番薯品牌。”该队副队长何丙炎告诉记者。

针对沙扒镇旅游产业,不同高校的突击队也大展身手。广东第二师范学院“计机小码农”突击队与镇政府合作,持续开发综合型旅游管理系统;广东科技职业技术大学“青年乡村振兴小队”则完成了沙扒文旅地图和旅行攻略手册的设计,为游客提供更便捷的旅游体验。

像上述这样的生动实践案例不胜枚举。探索农产品深加工、电商销售等增收渠道,赋能农业发展;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制作文创、宣传片等产品……在助力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大学生们施展“十八般武艺”,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力。

基层点赞连连青年收获满满

“有了墙绘的点缀,乡村更美了”“大学生有专业知识,解决了农产品销售问题”……在这场“双向奔赴”的生动实践中,来自基层镇村的诸多好评接踵而至,高校青年也在锻炼中增长了才干,在心中扎下了服务乡村、振兴乡村的信念。

在珠海科技学院“基层连线,荧光探兴”突击队的镜头下,穿着瑶族服饰的村民、独特的瑶酒和瑶药、景色优美的自然风光,激发了许多网友对“粤西第一瑶寨”阳春市永宁镇横垌瑶族村的向往。“大学生们想法好、点子多。他们的到来,让更多人看到了横垌瑶族村的美,让当地的文化传播更远了。”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赵开团称赞。

在阳东区那龙镇亨垌村,广东理工学院师生借助电商平台和直播助农,拓宽了销售渠道,让村里的香蕉、番石榴、百香果等优质农产品走出了乡村。“同学们在推文制作、视频剪辑等方面专业性强。”广东景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小强表示,校企双方达成了合作意向,接下来还将借助大学生的力量强化发展思路,帮助村民增收。

青年大学生们脚踏充满泥土气息的广袤大地,对乡村振兴也有了更深的体会和感悟。“我们走访了村干部、企业和村民,直观了解了发展存在的痛点,也学会了从他们的角度思考问题。”学生何丙炎计划日后要提高专业知识技能,多到乡村走走。珠海科技学院学生蓝梓殷也表示,在实践期间他们深入基层与村民同吃住,学习到了许多课堂以外的知识技能,更得到了锻炼和成长,为日后返乡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团市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将继续组织动员青年主动融入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大局,深化校地合作,为大学生搭建更多的实践平台,挖掘青年实干潜力,助力“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
点击右上角打开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分享给朋友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