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我市一群游泳“发烧友”

以泳会友 分享快乐

——记我市一群游泳“发烧友”

2024-06-17 来源:阳江日报

2022年,协会组织会员参加横渡清远北江活动。


阳江水域面积辽阔,海岸线总长度达458.6公里。丰富的水资源不仅造福阳江人民,也孕育了深厚的水文化。有一群游泳发烧友,他们无论春夏秋冬,几乎天天都要到水里“打卡”,不但游出了健康和快乐,也以水为平台,以游泳为纽带,促进了各地体育文化交流,让更多的人认识阳江,感受阳江海岛沙滩的魅力,擦亮阳江名片。

■ 文/ 谢小小   ■ 图/受访者提供

冬游三九夏游三伏

迈进5月,阳江气温便“跑步入夏”,最高气温达31℃,而游泳也成了众多市民消暑的好方式。每天,余振合都会在游泳群里晒出当天的泳程、泳速,地点或在泳池,或在开放水域。群昵称“天天游”的泳友则发送自己的游泳视频,让群里的游泳“大神”评价动作是否规范,游姿是否优美。更多的泳友是互相邀约,一起到水里切磋泳技、畅聊人生。

一天下午4点,笔者来到水清可鉴的我市一处安全水域,岸边的树荫、清凉的河水,将热浪隔绝在外。岸上,几位皮肤已经晒成咖啡色的男子正在做游泳前的肢体伸展运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随着跟屁虫、游泳棒的浮动和各色泳帽的一抬一进,十几名游泳爱好者如一群游鱼,正惬意畅游。

早到的叶伯已游泳完毕正从水中起来,一边抹去脸上的水珠,一边抱着游泳圈走上岸。看见笔者站在岸边,立即打招呼:“你是来游泳的吗?快来,一起下水游两圈咯。”

叶伯今年已72岁,家在建设路。“游泳是一种很好的健身方式,因为喜欢游泳,结识了许多朋友,对我的身心健康大有裨益。”精神矍铄的叶伯说道,“只要身体允许,每天都会下水游泳半个多小时,游程不限,视当天的体力而定。”

林芹学也是一名资深“泳粉”,当天因为工作忙,差不多5点才来到游泳地点。“之前我们这群人几乎互不认识,是游泳才结识的。多年游下来,大家自然就结成了一个小圈子,并成立了一个游泳俱乐部。”林芹学说,搭建一个让游泳爱好者交流泳技、分享快乐的平台确实不错,让原本完全陌生的泳友们有了一个互相交流的地方,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这群游泳爱好者中有市红十字会水救队队员,有横渡海湾的“浪里白条”,也有初学游泳需纠正泳姿的“小鱼苗”,各种不同水平的人在一块交流,形成一种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

“冬游三九,夏游三伏,天气冷热都无关紧要,只要是游泳,心情就高兴。”林芹学默默估算了一下,“一年365天,我们这些人差不多有300天都要去水里‘打卡’。哪怕是在寒冬腊月,只要能沾沾水,就觉得浑身舒坦。”

郑敏记(右)横渡大亚湾成功登陆。

“一只鱼”横渡大亚湾刷新纪录

5月10日,2024第四届东方鲲鹏横渡大亚湾海上马拉松举行,俱乐部中的游泳健将余振合和郑敏记参加了这一活动。横渡大亚湾极具挑战性,由于大亚湾海域宽广,游程达20.97公里,而且水流湍急,风浪较大,对选手的体力和技术都有极高的要求。然而,两人凭着顽强的意志,用身体丈量大亚湾,横渡成功,郑敏记更是以6小时56分的成绩夺冠,刷新了横渡大亚湾的历史纪录。

郑敏记是阳东区北惯镇人,是一名90后,8岁的时候已跟着家人到那龙河捉鱼摸虾、游水嬉戏,因而练就了一身游泳的好技能。

长大后,郑敏记与水的情缘愈深,游泳已成为他最主要的运动与休闲方式。“游泳的魅力,不仅在于它能锻炼我们的身体,更在于它能在心理上给我们带来放松与愉悦。”郑敏记说,全身浸泡在水中,不用怎么费力摆动手脚,这些透明的液体就能托起整个身体,有一种脱离地心引力的愉悦感。有的时候游累了,就那么摊开四肢仰面躺在水中,耳边听到的是轻轻的水浪拍击声,宁静而安适。他的微信昵称是“一只鱼”,正如他的内心希冀,自己能像一条鱼,在水中自由自在。

为提高耐力,平时无论是在泳池或在开放水域,郑敏记一般都会游上四五千米。“游距一两千米太小儿科了,我不怎么感兴趣。”郑敏记笑着说。

2023年8月,横渡东平珍珠湾,游程6000米;2023年 10月,横渡海陵岛十里银滩,游程12465米……这些是郑敏记发在朋友圈里的泳绩,引来泳友们的纷纷点赞与惊羡。从侧面反映了他喜欢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希望为自己的人生注入更多活力和激情的人生态度。

对于这次为什么勇于报名参加横渡大亚湾活动,郑敏记表示:“能够成功横渡大亚湾,是我人生中的一次重要突破。这次经历让我更加坚信,只要有信念和毅力,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这也是他在接受亚洲卫视记者采访时所说的话语。

“希望推广游泳这项运动,让更多的人认识游泳带来的好处。”郑敏记说,特别是冬泳,不仅是一项极限运动,更是对个人意志和体能的极大挑战。相关部门和社会团体在做好防溺水公益宣传时,应选派优秀游泳教练员走进游泳馆,开展游泳培训教学,让更多人掌握游泳技能,身体得到锻炼,意志品质也得以提高。

坚持游泳改善健康状况

宝哥今年 56岁,游龄已达20年,是一名五金厂的老板。“每天我都会抽出时间去游泳,运动过后整个人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笔者见到他时,宝哥已结束了当天的游泳运动,换好衣服坐在椅子上与泳友们聊天。

宝哥和游泳结缘,缘于他的颈椎病。30多岁时,由于工作的原因,患上了严重的颈椎病。颈椎病影响了脑部血液供应,导致头晕、头痛、恶心等症状,同时腰椎也出现了问题,去医院治疗了两三年,症状却得不到缓解。后来医生建议他去游泳,没想到不到一年,便收到奇效,头晕头痛等症状全部消失,宝哥惊喜万分。此后,游泳便成了他20年来无法割舍的兴趣爱好。

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游泳后,宝哥收获满满:“现在我的体力很好,虽然平时经常需要应酬,但因为坚持游泳,没有中年人体检中常见的‘三高’,每天精神饱满,也成为了许多泳友的‘入门教练’。”说到20年坚持游泳的成效,身材匀称、样貌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年轻10来岁的宝哥一脸自豪。

除了在阳江的安全水域进行游泳运动,宝哥也积极参与市游泳协会组织的各种游泳交流活动,曾去过重庆、成都、百色、梧州等地,去广州、佛山、江门、顺德、清远等省内地区的次数则更多。由此结识了不少异地泳友,大家一起在线上、线下分享游泳健身心得,感受畅游祖国江河湖海的无穷魅力,也让自己的人生色彩更为丰富。

以泳会友促体育文化交流

张华有是一名私企老板,自2015年开始游泳后,便深深迷上了这项水上运动,多年来一直坚持不懈,一般每天都会游上1000多米。谈到为何喜欢游泳,张华有说,游泳是一项不受年龄限制、老少皆宜的健身及娱乐运动,任何人都能在游泳中享受怡然自得的亲水时光。在碧水里畅游,自己的身心能得到彻底放松。

2017年,张华有担任阳江市海陵岛游泳协会会长一职后,便积极为游泳运动的发展鼓与呼。张华有说,游泳不仅仅是一项运动,更是一种文化。在中国,游泳被视为一种重要的礼仪活动,体现了人们对和谐生活的追求。

5月10日,游泳俱乐部里发布了一则消息:受韩国首尔市游泳协会、佛山市真开心游泳俱乐部邀请,市游泳协会组织全市泳友于6月21日参加在韩国举办的横渡汉江活动。“这样的国际体育文化交流活动,我们经常会组织泳友参与。”张华有说, 2023年参加了在泰国芭提雅市泰国湾畔举行的2000米畅游赛,今年4月参加了在越南下龙湾巡州岛海域举行的1000米畅游交流活动……

泳友们多次参加各种全国性的赛事及活动。为纪念毛泽东“7•16”横渡长江,组织了横渡北洛湾畅游活动;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组织了横渡大角湾游泳活动……

“2019年,邀请了全国各地600多名游泳爱好者前来海陵岛参加畅游大角湾活动。当天阳光明媚,海风习习。沙滩上醒狮欢腾,‘全副武装’的游泳爱好者挥舞着队旗,欢乐气氛溢满整个海岛。”说起当年的盛况,张华有至今仍记忆犹新。

张华有说,游泳协会组织的各种“体育+旅游”的新型群众性活动,对于增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了解,增强各地人民之间的友谊,推动群众性游泳运动发展意义重大。同时,也让更多的人认识阳江,感受到阳江海岛沙滩的魅力,擦亮阳江游泳文化名片,进而拉动阳江旅游经济的发展。

“当然,游泳也有它的技巧与许多的注意事项,一定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张华有表示,在开放水域游泳,一定要相约结伴,互相有照应,并携带救生圈、救生棒、浮板等游泳辅助工具。在游泳之前要充分熟悉水域情况,了解水深、水质、水底等情况。如果腿抽筋,先要呼请同伴或路人施救,同时自己一定要沉着冷静,不要慌张。可以深吸一口气不放,并弯腰,用手尽力勾住脚指,以利于情况缓解。如果被水草缠住脚,也不必惊慌,首先控制住身体,双脚轻微摆动,慢慢摆脱缠绕。如果双脚陷入淤泥,要先用双手划水增加浮力,双脚前后摆动,使淤泥松动,借机脱险。

为提高防止溺水技能,协会会组织成员学习有关救生和自救知识,协会成立以来,没有发生过安全事故。还多次组织会员进校园开展“小学生预防溺水,救生安全知识”等公益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
点击右上角打开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分享给朋友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