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民医院领导代表迎接林振威凯旋。
从粤西的风筝之乡到西域的丝路明珠,在过去的180个日日夜夜里,林振威医生怀揣一颗炽热红心,视援疆为使命、把喀什当故乡,将各族群众当亲人,勤勉工作、无私奉献,用自己的福民情怀温暖了群众的心、感染了身边的同事,抒写出阳江医生的绚丽篇章。
2023年11月,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林振威作为阳江唯一入选广东省2023年柔性援疆医疗队的医生,赴新疆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开展对口援疆工作。虽然,为期半年的援疆任务已经圆满收官,但回忆起自己的援疆经历,林振威自豪地说:“这段援疆经历已经在我生命中留下了浓重的一笔,与喀什同事的共处,与队友之间坚定的信念,让我永远忘不了这份‘粤喀情’”。
■ 文字/谭兴孚 廖兆军■ 图片/市人民医院提供
林振威到深塔中学作健康讲座。
去年11月,作为广东省2023年柔性援疆医疗队卫生技术人才,林振威辞别亲人,怀揣医者的初心和使命,跨越5000公里,投身于新疆喀什地区的医疗援助工作。在喀什,他不仅是一名医生,更是将市人民医院的“福民”精神传扬到千里之外的传播者。
来到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后,林振威克服气候环境、饮食等方面的不适,迅速调整状态,积极投身到援疆工作中。半年来,他共接诊患者1000余人次,开展三四级手术近200例,多次参与科室急重症患者的救治及全院MDT工作,协助科室先后于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开设了内镜中心及消化内科分院病区。
经过多学科的深入交流及准备,林振威带领团队完成了南疆首例内镜下结肠金属支架置入术,为当地晚期肠癌患者开辟了生命的新通道。这一技术的开展,不仅提升了当地的内镜专科诊治水平,而且填补了地区技术空白。
林振威在进行ICU手术带教。
薪火相传育桃李,大医精诚润苍生。为了让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林振威跟随团队多次到喀什各县区开展义诊活动,惠及群众逾万人次。同时还签约成为喀什地区伽师县人民医院消化内科荣誉主任,建立“传帮带”模式,发挥“输血—造血”作用,带领科室开展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等多项内镜适宜专科技术,填补了南疆县级医院多项技术空白。
林振威深知,医疗援助的长远之计在于人才培养。因此,他致力于通过教学讲座、手术示教等方式,将广东的先进医疗理念和技术传授给当地医务工作者,努力为当地留下带不走的技术、带不走的人才。
科研是医疗进步的源泉。林振威积极参与配合队友——广东省中医医院钟子劭主任主持的科研项目,与喀什的医疗团队共同探索疾病的新疗法,推动了医疗科研的发展。通过学术交流,促进了粤喀两地的合作与共赢,为喀什医疗科研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广东援疆前方指挥部领导代表喀什机场欢送援疆队伍。
在援疆的日子里,林振威深刻体会到文化交融的重要性。喀什地区共有13个民族,以维吾尔族与汉族为主,他尊重并学习当地的文化和习俗,与当地医务人员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每一次交流,都是一次心灵的触碰,都是对生命的深刻理解。
同时,援疆队伍也常常关注中小学生的生理及心理健康宣教工作。有一次,林振威到喀什地区深塔中学科普讲课,发现这里的小孩都是来自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位置偏远,一年只有两次跟家人相聚的机会。授课结束后,孩子们对汉族朋友的到来很好奇,当时一个小女孩握着林振威的手说:“叔叔,你们下次什么时候再来?”那一刻,林振威内心感慨万千。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由于援疆工作表现出色,林振威获得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广东援疆“先进个人”称号。他说:“援疆之路,虽远必达。半年的援疆生活,我将这段经历视为一生的财富,这段旅程让我更加坚信医者仁心的力量,也更加坚定了为医疗事业贡献自己力量的决心,希望‘广东医生’这块金字招牌能够在边疆地区继续发光发热。”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