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理性看待减肥,更要科学减肥。 杨婧婧 梁宗具 作
今年春节,电影《热辣滚烫》赚足了眼球,女演员贾玲用一年的时间减重100斤,引发人们对减重话题的热议,有人赞叹,有人质疑。贾玲的减重经验,对普通人有无参考价值?诊断肥胖的标准是什么?如何科学减重?带着这些疑问,记者采访了市人民医院相关专家。
■ 阳江日报记者/谭兴孚 ■ 通讯员/廖兆军
明星减重方案普通人难以复制
“我从网络上看到贾玲一年时间从210斤减重到109斤,效果是惊人的。”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陈俏容分析,贾玲能减重成功,因为背后有一个强大的诊疗团队,比如医师、营养师、教练员等,她把减重当成生活和工作,所有时间都围绕着减重,从初期的饮食调整、适应性训练,到中后期的强化运动方案,甚至像专业运动员一样,脱水备赛,所投入的财力是巨大的。所以,贾玲的减重方案,虽然可行,但对于普通人,却难以复制。
据介绍,肥胖的定义是人体脂肪积聚过多达到危害健康程度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是因能量摄入超过能量消耗或机体代谢性改变而导致体重过度增长的一种状态。陈俏容表示,BMI(身体质量指数)是测定肥胖的最常用指标和公认标准,计算方法是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如果24≤BMI<28,就是超重,如果BMI≥28,就是肥胖,这是判断全身性肥胖的一个标准。
另外,腰围、体脂率检测等,也可以判断是否肥胖。腰围,既可以和体重指数结合着判断,又是一个独立判断的标准。凡是腰部脂肪堆积过多的人,就是通常说的大腹便便,“腰粗肚子大”,即使体重指数正常,只要男性腰围≥90厘米,女性腰围≥85厘米,那也是肥胖,称为中心型肥胖。
还有,可通过检查脂肪含量和全身脂肪分布来判断是否肥胖,多采用腹内脂肪测定或双能X线检查。目前多以男性体脂含量≥25%,女性体脂含量≥30%作为肥胖的判定标准。
肥胖相关的并发症有16种
肥胖在中国已成为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中国超重与肥胖的发病率和增长速度均居世界首位,现已成为世界上超重和肥胖人数最多的国家。据统计,根据中国标准,6岁以下儿童的超重率为6.8%、肥胖率为3.6%;6-17岁儿童和青少年的超重率为11.1%、肥胖率为7.9%;成人(≥18岁)的超重率为34.3%、肥胖率为16.4%。这是首次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患病率>50%,预计到2030年,中国成人超重及肥胖患病率将达到61%。
“饮食、营养、运动等生活方式以及社会经济生产模式转变是整体患病率逐年上升的主要原因。”陈俏容说,年龄、性别、民族、地域、婚姻状况、受教育水平、吸烟、饮酒、心脑血管家族史等均与现阶段超重或肥胖发病风险相关。
根据美国临床内分泌医师协会2016年发布的指南提出,肥胖相关的并发症或伴发症有16种,包括代谢综合征、糖尿病前期、2型糖尿病、脂代谢异常、高血压、非酒精性脂肪肝(或代谢相关性脂肪肝病)、多囊卵巢综合征、女性不孕症、男性性腺功能减退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哮喘和(或)反应性呼吸道疾病、骨关节炎、张力性尿失禁、胃食管反流综合征以及抑郁症等。
此外,肥胖与痛风、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等的关系也极为密切,有待进一步探讨。
安全减重没有捷径可走
减重有捷径可走吗?陈俏容表示,市面上某些减重产品广告宣传的所谓捷径,其实也是遵循了身体能量负平衡的原理。比如有些产品抑制食欲来减少热量摄入;有些减重药是通过加快食物排出来减少热量的摄入;还有些减重药是促代谢药物,通过增加中枢兴奋来提高机体代谢率,增加热量消耗。但长期服用减重药会导致身体机能紊乱,损害健康。
陈俏容说,要做到安全减重,一是控制总能量摄入、保持合理膳食;二是少吃高能量食物,饮食清淡,限制饮酒;三是纠正不良饮食行为,科学进餐;四是多动少静,睡眠充足,作息规律;五是食养有道、合理选择食药物质;六是安全减重,达到并保持健康体重。
她补充说道:“对于有减重需求的人,关键还是‘管住嘴、迈开腿’”。合理饮食不等于节食,而是制定合理的膳食结构,应坚持“低脂、低碳水、高蛋白、高膳食纤维”的原则,减少膳食总热量的摄入。科学运动方面,应坚持一周5次、一次30分钟以上的有氧运动或抗阻训练,例如跑步、游泳、俯卧撑、骑单车等。减重效果达成后,还要把良好的饮食和运动习惯坚持下去,才能维持健康的体态。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