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炮声远英魂在 丰碑无言记荣光

新洲烈士纪念碑隐藏着一段英雄事迹:16岁“小兵”容基在强攻敌炮楼之战中壮烈牺牲

枪炮声远英魂在 丰碑无言记荣光

2025-11-06 来源:阳江日报

■ 阳江日报记者/许倩

“二哥,我来看你了!”

11月4日一早,88岁老人容长庆专程从佛山赶至阳江“寻亲”,掀开了一段被时光尘封76载之久的革命往事。

天空阴沉沉的,下起了淅沥小雨,将新洲革命烈士纪念碑上镌刻的名录洗刷如新。“就是排第二的那个名字:容基。”容长庆颤颤巍巍地指着墓碑说:“二哥以前练枪的样子,好威风的!为了保护队长,小小年纪就敢冲上去,用肉身挡子弹!只差一个多月,他就能看到新中国解放了……”

炮楼鏖战埋忠骨

容基原名容同基,1933年出生于广东台山县北陡乡北楼村一处平凡而不平庸的家庭。

1949年2月,中共恩阳台(边)县工委成立,4月建立粤中人民解放军滨海总队恩阳台独立大队(代号黄海大队)。在堂哥容杰的积极动员下,16岁的容基投身黄海大队。黄海大队以“进可攻、退可守”的新洲镇表竹村为根据地,成为解放军活跃在恩平南部、阳江东部、台山南部的重要武装力量。

凭借战斗中表现出来的机智、勇猛,他很快被任命为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粤中纵队滨海总队恩阳台独立大队大队长马德里的警卫员。一挺冲锋枪、一个公文袋、一把油纸伞,在脱色、模糊的黑白照片里,容基身形修长、赤脚站立,展示着他二八年华便当上大队长“左右手”的自信风范。

据《恩阳台独立大队史》记载,1949年8月中旬,彼时据守新洲圩的蔡贵自卫队和二区防剿李廉联防队,配合“雷团”和敖敏超部经常四处围捕武工人员。应群众和形势需要,恩阳台独立大队决定四打新洲,拔除敌据点。发起强攻那天,马德里派出雄狮连、飞龙连共200多人,从龙潭峒出发,包围了新洲圩敌炮楼和商会。

早上6时多,由于前期侦察不够慎密,误把舂墙当砖墙,战斗的第一炮——引爆炮楼行动失败,惊醒了敌人。敌人从楼下隐蔽枪眼开枪射击,引爆“先锋”范正强、救战友心切的黄德锐、身负炸药包冲锋的苏顺浓纷纷中弹,壮烈牺牲。

马德里当即命令飞龙连连长陈成高率队支援,把重机枪架在圩中距离炮楼30米的地方压制敌人火力。敌人也从炮楼上向机枪阵地开枪扫射。容长庆回忆:“马德里队长说过,容基为了保护他的安全,一直都挡在他前面,最终被子弹射中头部、颈部。”

革命精神代代传

尽管飞龙连集中火力射击敌炮楼,并掩护爆破组将敌炮楼炸出一个洞,但大队设在牛排山(新洲圩北面)的临时指挥部,却被外出扫荡的敌人突袭。马德里见势不利,马上指挥部队撤回龙潭峒。遗憾的是,16岁的容基,在这次战斗中付出了年轻的生命。

容基牺牲后,被就近葬于新洲镇猪仔巷附近,因条件有限,未立墓碑。“二哥身材高大、长相帅气,胆子也非常大。”容长庆说,因为爸爸妈妈都是农民,平日里也是配合游击队搞革命的“好帮手”。耳濡目染下,二哥年纪尚小时,心中的“革命因子”就被激活。

解放后,马德里感念容家革命情怀,引领容长庆报名参军。“我们五兄弟里,有三个都进过军营,二哥牺牲后,我和五弟都选择去当兵。”容长庆退伍后,全家在佛山南海定居。

因为容基烈士,马家、容家一直保持着密切联系。“虽然我没见过容基,但父亲常会提起他的英勇,可惜在临近解放时牺牲了。”65岁的马伟俦深深记得,马德里生前常说,容氏一家对革命事业贡献很大。

容长庆、马伟俦一行给烈士敬献鲜花。 梁文栋 摄

容长庆回忆道,当时整个北陡被国民党反动派占领,乡亲们日子过得很苦,大家都积极“反三征”。而他的家既是“交通联络站”,又是“游击队据点”,父亲会在战斗时帮忙背伤员,母亲则负责给藏在山野间的游击队送粮食、送情报。

“我妈妈很聪明,会利用夜壶藏情报,送粮食的时候会在上面堆些牛粪,以此成功躲过敌人的追查。”容长庆说,到了深夜,家里的两栋平房,加上阁楼、粮仓,都是长期供给游击队借宿的地方。

1953年,为缅怀恩阳台独立大队和其他部队在阳东地区牺牲的革命烈士,新洲镇革命烈士纪念碑建立。

“永远记住在革命战争中牺牲的战友!”1994年末,阳东县召开《恩阳台独立大队史》定稿会,马德里抱憾挥毫,留下抚慰人心的寄语。

2001年7月1日,新洲镇烈士陵园被定为“阳江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06年12月,阳东县人民政府建立“强攻新洲圩敌炮楼遗址”碑匾。

后人追思传薪火

2021年,恩阳台独立大队活动旧址展馆建成开放,前来参观学习伟大革命精神的人络绎不绝,数以万计。2022年,新洲镇革命烈士纪念碑完成修缮。

随着年岁见长,容长庆越发怀念他心中敬爱、葬在异乡的二哥。容长庆的儿子容城说:“和平珍贵、来之不易,是那么多革命先辈用血肉拼搏换来的。经常听爸爸说起我二伯的英雄事迹,全家人一直想找机会到新洲走走。”

前不久,家住广州的马伟俦在网上发现展馆动态后,便尝试联系新洲镇文化站站长谭泰标。当确认容基的遗骸被统一安葬于新洲烈士陵园后,他兴冲冲地告知容长庆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于是,两家人相约赶赴新洲镇表竹村,走进恩阳台独立大队活动旧址这片革命热土,看看心中牵挂已久的亲人。

“真没想到,当地政府部门非常重视那段历史,还立碑建馆。看到这么多详细的图文和实物介绍,感觉那段口述历史变得具象化了。”容城说,日后,他也要带上自己的孩子再来新洲,了解当年他们二伯公这个为党和人民的解放事业牺牲的“家族英雄”。

容国壮的父亲容胜,曾是恩阳台独立大队的一员,也是容基的北陡老乡。“容基牺牲以后,由我父亲接班做马德里队长的警卫员。但他比较内向,很少讲以前的事情。”容国壮说,当看到修旧如旧的队长办公室、警卫员值班室,还有那么多老照片、老物件,“仿佛看到了当年先辈为革命奋斗的模样”。

受父亲报效祖国的风骨感染,容国壮也曾两次应征参军,因体质问题遗憾未能圆梦。“北陡离新洲就20多公里,这趟来得值!”容国壮说,感谢当地政府部门做了这么多革命历史保护工作,“为烈士后人、战士家属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柱”。

恩阳台独立大队成立之初有70余人,至1949年10月底,经历大小战斗近40次,总兵力达700余人,武装民兵1100余人,有力打击了国民党基层政权和武装力量,配合南下大军解放阳江,在阳江革命武装斗争的历史上写下了瑰丽篇章。

新洲烈士陵园松柏苍翠,印有24个烈士名字的纪念碑巍然耸立,容基是其中最年轻的一位。那日,容长庆、马伟俦一行带来两束鲜花,将“小兵”容基鲜为人知的英姿伟绩娓娓道来,为庄严肃穆的园子增添了勃勃生机,也振奋了和平年代里后人赓续奋斗的勃勃雄心……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
点击右上角打开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分享给朋友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