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以为,这世间放不下一个人,比起放下要难上一万倍。

半路不放下你

□ 龙建雄

2025-11-07 来源:阳江日报

一向以为,这世间放不下一个人,比起放下要难上一万倍。

我在千里之外安了家,接年迈的父母来住些天数,母亲还好,父亲三五天后就喊着要回去,理由是,放心不下菜地里的菜,鱼塘里的鱼,如此种种。有时,母亲愿意来小住一阵,可十天半个月之后,就开始碎碎念,终究因为放不下在家的父亲一人,找个“理由”便匆匆回去老家。我理解母亲,两人磕磕绊绊大半辈子,分开一点时间又放不下彼此。

年少时,每年暑期放假,我都要帮衬着家里搞“双抢”,十二三岁就学着大人样从农田里挑点稻谷回家。那时我都没有“竹箩筐”一般高,挑着担子摇摇晃晃在田埂上行走着,那汗珠比绿豆还要大,顺着额角,沿着眼皮,直滚落到地里。父母很快就把我甩得老远,不过,他们中总有一人放慢脚步等等我,或者干脆放下担子来接应我。我装模作样说自己是“大人”,不要他们管。父亲说:“傻小子,你能替我们分担已经很好,我们怎么会半路放下你不管呢?”当时觉得父母多此一举,如今想来,这“不放下你”,包含着人间最朴素的道理。

世上“不放下你”的承诺,是难能可贵的伟大。我的校友老莫就匹配这句话。那年军校毕业,老莫主动请缨分配到最艰苦的地方,六年后才回老家跟老婆完婚。早几年,正在岗位上干得风生水起的他,自主择业回到了老家,原因是照顾患病的妻子。原来,支持他干事业的老婆一直没有随军,结婚生子后就在老家照顾两边老人,没有一点马虎。不幸的是,人到中年检查出癌症。许多人不理解老莫,老莫说:“老婆何曾放下过我,以及我的家人?自然而然,我也放不下她。”这“放不下”里,或许藏着老莫的愧疚,但我想得更多的,是老莫对婚姻“不离不弃”的忠诚,是那“不放下”的初心。

文人墨客常歌颂不离不弃的情谊,我看“竹林七贤”的故事就有这种体会,比如嵇康和山涛。嵇康曾写《与山巨源绝交书》,公开拒绝山涛(字巨源)的举荐,这种毅然决然的做法,换作谁都会认为是“绝交”。不过,山涛自有看法,他把嵇康这一举动视为政治立场的不同,而非私交意义上的破裂。后来发生的事给予了充分证明,山涛始终未因嵇康的激烈言辞疏远他,反而在嵇康死后悉心抚养其儿子嵇绍,最终举荐嵇绍入朝做官。这种“你死后,我仍护你血脉”的担当,远超寻常友情;嵇康赴死前将家族未来托付山涛,而山涛用余生来践行承诺,这正是“不放下你”的极致体现。

风雨无常,人生时态。前行途中,有人主动为你停下脚步,分你重负,实乃三生有幸;而能够有人放不下你,亦是修来的福分。“不放下”,不是傻里傻气,不是愚忠,更不是盲从,而是在看清彼此缺陷后,依然选择并肩前行。我有时觉得,生活里有无数个“不放下”的瞬间,它们如同暗夜里的点点萤火,虽不能照亮整条路,却足以让同行者知道:你我并非独自一人,今日你不放下他,他日或许就有人不放下你。这个最简单,最朴实的“道理”,藏着最微弱,也是最坚韧的人性光芒。

有些人放下,一个悄然转身就行;有些放不下,却要耗尽你我一生。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
点击右上角打开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分享给朋友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