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范大学附属阳东小学(阳东区第一小学)。 李向东 摄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记者从阳东区教育局了解到,今年以来,全区教育系统紧紧围绕区委“1+3个3”工作思路和“融湾先行”攻坚行动部署,深入推进教育“提质争先”八大攻坚行动,学位供给取得新突破,重点项目按下“加速键”。
1月,阳东区正式立项创建“广东省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区”,全区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
全区高考实现低进高出,总上线率99.8%;中考成绩排名全市各县(市、区)前列;“5080”学前教育攻坚成果持续巩固……
1
党建引领阳东教育亮点频出
近年来,阳东区教育系统坚持立德树人、智育固本、加强体育和美育育人功能,拓展劳动实践,形成“着眼内涵,五育并举”的发展新格局。
3月1日,阳东区委、区政府高规格召开教育高质量发展大会,全面部署今后一段时期教育发展工作特别是创建优质均衡区工作,进一步明晰了阳东教育发展方向和举措。
阳东区深入推进中小学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改革,持续开展党员教师“双培养”工作,规范民办学校党组织设置,深入开展党组织书记、校长“思政第一课”,管好用好校园意识形态阵地,让鲜红党旗在教育战线高高飘扬。
党建引领下,阳东教育亮点频出。其中阳东一中等3所学校成功创建“全省中小学校更高水平平安校园”,合山中学等7所学校创建“全市中小学校更高水平平安校园”;塘围中学等3所学校获评“省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北惯中学等2所学校获评“省校园篮球推广学校”;金湾学校等2所学校获评“市课后服务特色学校”;阳东区教育局荣获2023年教育部主办的全国第七届中小学艺术展演活动优秀组织奖。
2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去年以来,阳东区完成塘围中学等6个运动场升级改造,新建、扩建合山中学等6个学校食堂,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
9月1日,华南师范大学附属阳东小学(阳东区第一小学)建成开学,增加公办小学学位2430个,秋季首届招生810人,进一步满足了群众“上好学”的愿望。目前,阳东区正扎实推进公办幼儿园新建、改扩建工程,红丰镇中心幼儿园建设进度加快,阳东区第一幼儿园、塘坪镇中心幼儿园计划下半年动工。
为全面推进“广东省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区”创建工作,阳东区教育局聚焦8大方面、细化36条措施,组建阳东一中教育集团和南华实验学校、阳东实验学校两个教育共同体,乡镇中心幼儿园、中心小学和寄宿制学校“三所学校”进一步优化提升。
阳东区教育系统多措并举,积极开展集体备课、推门听课、名师工作室、教师成长沙龙、送教下乡等丰富活动,促进资源共建共享。完善教研机制,配强教研力量,落实选聘兼职教研员制度。加强中小学生“五项管理”,有效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落实落细“双减”政策,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切实减轻。
加强平安校园建设,守住教育安全“底线”。阳东区中小学幼儿园保安配备率、一键式紧急报警视频监控联网率、护学岗设置率均达100%。今年还联合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开展“一心一益”心理健康教育项目,防溺水、防欺凌、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卫生、禁毒等工作进一步加强,师生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得到有效保障。
3
推动重点项目提升办学水平
阳东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全区教育系统将以创建“广东省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区”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推动重点项目建设提速。
“红丰镇中心幼儿园下半年有望建成。”该负责人补充说,将加快阳东区第一幼儿园、塘坪镇中心幼儿园建设;加快迁建阳东一职、培智学校前期工作;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完善教育集团、教育共同体管理运行机制,实现“师资同盘、教学同步、研训协同、考核一体”融合式发展,提升全区整体办学质量水平。
据悉,今年以来,阳东区大力实施“新强师工程”“名师工程”,共有教师3人被认定为省名校长、名教师,3人被认定为市名师、名班主任,新增正高级教师2人、副高级教师124人。同时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引进华南师范大学附属阳东小学校长,引进硕士研究生和985、211院校毕业生15名,公开招聘教师106名。
阳东区将继续聚焦打造一批名校长、名师、名班主任、名教研员;加强教育融湾结对,学习借鉴华附联盟、珠海市金湾区等先进办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强化安全保障,创建一批更高水平平安校园,严密筑牢校园安全屏障,为阳东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 阳江日报记者/许倩 通讯员/杨世祥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