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一中初中部七(4)班 项致远

碗中日月

阳江一中初中部七(4)班 项致远

2024-09-18 来源:阳江日报

自从上了初中,每逢周五,我都会去奶奶家蹭饭。奶奶和爷爷原来住在一个旧小区的老房子,这个小区呈正方形,中间是一个小公园,通常用来停车。我对它并没有特别的情感,在以前,这个小区名在我心中只是一个地方。

五年前,爷爷奶奶搬到了这个新小区。

奶奶家一直使用一种瓷碗,它们洁白干净,但容易打碎。每个碗的侧边都刻着一个大大的“福”字。从我四岁起,每次吃饭我都用这种碗。随着时间的流逝,对在那间老房子里吃饭的回忆逐渐模糊。如今,只剩下一碗汤、一碗糖水的记忆。

奶奶煮的鱼汤非常好喝,汤色奶白,味道清甜,带着一股淡淡的鲜香,总能勾起我的食欲。这是一道普通的家常菜,却在我的记忆深处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奶奶也经常煮糖水,主要是给我喝。她煮的糖圆子特别合我的口味。记得某个下午,我一边看电视,一边喝着糖水,嚼着圆子,奶奶则在一旁摇着竹扇,我们就这样度过了从下午两点到四点的时光。

到了四点多,奶奶起身去准备晚餐。我看了一会儿《猫和老鼠》,觉得有些无聊,便随手关掉了电视,走到窗前欣赏风景。

不知过了多久,奶奶端来一碗热气腾腾的汤。她特意把“福”字摆到正对着我的位置。“记仔,你先坐着,汤还热着呢!等会再喝,我去烧菜。”

我津津有味地翻阅着《西游记》的绘本故事书,直到夕阳西下,天空布满了晚霞,爸妈和姐姐终于回来了。那时,姐姐还在上小学,刚放学,穿着校服。她一看到我就跑过来紧紧抱住我,捏捏我的脸问:“记仔,今天在家乖不乖呀?”

我们围坐在饭桌前,我开始喝那碗已经放了一段时间但仍有余温的汤。奶奶又给我加了点热汤,我轻轻抿了一口,目光落在碗边,不禁愣住了:每个人的碗上都有“福”字。

时光飞逝,转眼七年过去了。姐姐现在读大学一年级,一年回家的次数屈指可数。我在读初一,寄宿在学校,每周只有周五才能去奶奶家团聚。我们五个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我,几乎风雨无阻地保持着这个习惯。

当然,从爷爷奶奶搬来新小区后,我再也没有踏足过他们原来那间老房子,甚至没有再走进那条巷子。就连以前巷口的那家杂货店,现在也不复存在了。

如今,我的时间以“周”为单位计算,无数个日日夜夜,无数个下午,也许在那个小区里,也有一个孩子正坐在电视机前,望着窗外。他也有他的奶奶。

那些带有“福”字的碗在我们搬家时就带了过来,之后家里也添置了一些其他样式的碗。

又一个周五,我再次来到奶奶家,喝完了那碗鱼汤,我陷入了沉思。突然,“砰”的一声,一个碗碎成了一地的碎片。我拾起那些碎片,却意识到我无法重拾我的童年,那段与这碗有关的日日夜夜。

我听到奶奶的声音,慈祥而略带沧桑: “记仔,喝汤了。读了一个星期的书,奶奶再给你盛一碗……”

弹指流年,拂歌尘散。碗,盛满了奶奶对我无私的关爱;碗中的日月,温暖了我的未来。

指导老师:刘加明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
点击右上角打开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分享给朋友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