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名校老师为阳江一中考生现场解读学校招生政策。
2024年高考刚刚落幕,今年我市共有20891名考生参加高考,考生人数再创历史新高。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公布,广东2024年高考成绩将于6月25日左右公布。6月下旬至7月上旬,考生将进行普通高考志愿填报。近日,考生和家长的热门话题便是如何合理填报志愿。本报记者特邀专家老师,为考生和家长详细解读高考志愿规划的相关事宜,并为如何科学选择专业、制定策略支招。
■ 文/阳江日报记者 李宗君 ■ 图/陈明宇
有人说,高考是上半场,志愿填报是下半场。我市不少高中学校都提前部署了指导志愿填报规划。
阳江一中作为我市的重点中学,在面向2024届考生高三的备考过程中,提前将指导学生和家长填报志愿列入了年级组的工作规划中。早在今年1月5日,团市委协助阳江一中组织了30多所全国高校有关老师进入校园,通过互动平台,让学生和家长充分了解院校的志愿填报相关信息。该校高三级组长阮奕要接受采访时提到,过去一年,阳江一中不仅面对本校家长,也面向全市高考家长不定期推送高校的最新的招生政策。其中包括周末专家学者校内讲座,指导家长做好强基、综评准备、高考志愿填报培训等工作。
阳江一中目前已经和40多所国内名校对接,高考成绩公布后,大学有关老师将于6月25日走进阳江一中开展现场宣讲和咨询活动。阮奕要表示,在接下来的志愿填报过程中,学校和年级组也会全程跟进。那么,分数线划定以后,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做好志愿填报规划?阮奕要给出了几点建议:
1.要从官方渠道了解相关信息,如广东考试院和阳光高考网等官方平台。切勿轻信社会上的机构或个人组织的志愿填报咨询活动。
2.对于计划填报的院校,考生在高考分数公布前务必先认真阅读官方的报考指南和专业目录等相关信息,必要时再向学校老师咨询,也可以通过院校的招生热线进行详细了解。
3.要谨慎看待志愿推荐APP,不盲目追崇分数填报算法。同时,社会上也有机构或个人向考生和家长开展“高价”志愿填报咨询活动,可能存在政策解读不精准、信息提供不准确、费用收取不规范甚至诈骗等问题,考生家长在选择时一定要注意甄别。
4.在志愿填报的过程中,家长要和学生友好协商,尊重孩子的个人意愿和人生规划,引导孩子正向积极地填报高考志愿。
教育部明确指出:“高校的招生章程是高校向社会公布有关招生信息的必要形式,其内容必须合法、真实、准确、表述规范,经主管部门依据国家有关法律和招生政策规定核定后方能向社会公布。一经公布,不得擅自更改。学校法定代表人对学校招生章程及有关宣传材料的真实性负责。高校依据招生章程开展招生工作。”
一般大学的招生章程都在5月底6月初发布。我市一家填报志愿机构的黄老师特别提醒大家,招生章程不是招生简章,一字之差却差别很大。《招生章程》具有很强的规范作用,既是对高校的一种约束,也为考生创造了更加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环境。同时,它也是考生了解招生政策的主要途径,是填报志愿不可或缺的参考资料。而简章没有经过审核备案,是不具备规范作用的。
黄老师预测,2024年工科院校的热度还会继续,部分工科院校的录取分数仍将继续走高,而财经类院校录取分数可能继续走低。她建议多注意省内一些可能爆冷的学校。2003年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整合资源升级为深圳职业技术大学,成为教育部印发实施《本科层次职业学校设置标准(试行)》以来,第一所以优质“双高”学校为基础设置的本科层次职业学校,成为炙手可热的一所学校。今年,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同样走了深圳职业技术大学的路线,从专科升级为本科,感兴趣的家长和学生可以多加留意。
广东今年还有一个重磅消息,那就是,首次增加了读三年的全国定向培养军士招生。据省征兵办官微消息称:今年共有48所地方高校面向全国31个省份招收定向培养军士23600人(含女军士217人)。其中共有25所地方高校首次面向广东省招生,预计6月中旬开展招生工作。目前,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已确定在广东招生20人,兵种为海军(飞机电子设备维修专业)、空军(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武警部队(通用航空器维修)。有志于参军入伍、报效祖国的考生,在进行志愿规划时,可以多考虑。
今年是全国高校专业改革年,国家招考政策更看重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无论怎么改,整个高考都在朝着越来越公平的方向走。
专业选择是高考志愿规划的核心。在选择专业时,考生应充分考虑自己的特长、兴趣和职业规划。首先,了解自己的兴趣和优势,选择与之匹配的专业,有助于提高学习动力和成就感。其次,关注专业的就业前景和行业发展趋势,选择具有发展潜力的专业,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基础。
高考志愿规划不仅仅是选择专业,还需要制定科学的填报策略。考生应根据自己的分数和排名,结合往年录取数据和高校招生政策,合理安排志愿顺序。同时,注意保持志愿的梯度,既要冲刺高分院校,也要保底一些录取机会较大的院校。有多年报考指导经验的陈老师通过比对全国近三年的招生计划,分析近三年的广东高考录取数据,建议考生根据分数段来优选填报志愿的过程中,应该注重五个指标:1.学校的层次与类型;2.学科评估和专业排名;3.大学所在的城市和就业城市;4.大学考研考博升学率;5.就业质量报告。
陈老师提醒,学生和家长对本省的高考政策要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如了解本省高考招生录取的相关办法和规定,知晓自己所在类别的志愿设置和相应投档录取规则。在选择专业时,认知要拓宽,尽量选择行业集群的城市。举个例子说,这几年非常热门的人工智能专业,建议首选杭州,因为那里是中国人工智能的示范之城。假如你想对生物制药和生物医学工程感兴趣,那么深圳就是它们最大的企业集群点。假如读电子、电器类,顺德、珠海是这类制造的集中地。再比如阳江的就业优势就是电力集群,如果考生以后就业希望回到家乡发展,那么,与核电、风电、火电相关的能源与动力专业就很合适。填报志愿时就规划好毕业后的就业城市,也是大家应该多多关注的。
目前国家的人才培养政策在中考就分流,培养掌握一技之长的应用型人才。陈老师建议,大家报考大学的方向可以多关注就业前景相对更好的应用类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