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阳江日报记者 刘再扬

藏在城市里的江城渔港

□ 阳江日报记者 刘再扬

2024-11-29 来源:阳江日报

听闻江城渔港正在按二级渔港建设标准进行升级改造,近日,记者来到港区看到,几台挖掘机和打桩机正在施工。有关负责人介绍,主要改造内容包括渔业码头改造345米,布置8个泊位。渔港设计年卸港量7.5万吨,新建景观护岸648.5米,新建一座三层应急综合管理站,并配套建设给排水、电气照明、控制、信息与通信等设施。

江城渔港是阳江七大渔港之一,也是我市唯一一个内河渔港。渔港升级改造的消息传出后,不少市民和游客来到这个藏在城市里的渔港,看古老风情与现代风景交相辉映,追溯江城渔港的前世今生,领略渔港别样的风土人情。

    江城渔港停泊着一排排渔船,与岸上的现代城市景观一起,构成一幅古老与现代交融的风情画。                                       袁荣泽 摄


昔日水上疍民生活漂泊不定

在江城区渔业管理委员会的帮助下,记者见到了今年87岁的老渔民蔡子深。谈起江城渔港的变迁,思路清晰的老人滔滔不绝。

蔡子深是江城区埠场镇那蓬关村人,清朝时,其曾祖父是漠阳江西河埠场段渔民。曾祖父的弟弟一家在该河段捕鱼一段时间以后,与漠阳江上的其他阳江渔民一起,驾船到香港黄竹坑、鸭脷洲等地定居,成了香港渔民。2009年国庆节期间,记者到香港旅游,七旬的阳江旅港乡亲黄生陪同记者到香港海洋公园游玩时,指着海洋公园旁边的一处居住地说,这个地方有不少阳江人,是清朝时期从阳江迁来的渔民的后代,他们会说流利的阳江话。

“我家世代是渔民,小时候父亲带着全家到现江城渔港一带以捕鱼为生。”蔡子深说,现江城区渔委会办公楼一带,以前是该段漠阳江一个很深的港湾,水深达15米左右,后来慢慢淤积成了滩涂。现江城渔港码头(漠阳江边)向岸上延伸六七十米长的街道和居民楼一带,以前都是港湾。

“我十几岁开始捕鱼,以现江城渔港为中心,上到漠阳江的双捷、麻汕段,下到石觉寺、北津段,东到那龙河的合山、那龙段,也通过那龙河进入田畔河到田畔、大八周亨捕鱼。”蔡子深说,这些河段渔民很多。

随着打渔时间增加,蔡子深发现了一个现象,就是渔民打渔好像约定俗成分好线路一样。有些渔民专门沿着漠阳江北津—石觉寺—今江城渔港—黑桥—洲头—五皇庙—麻桥—埠场—麻汕—双捷—岗美的路线捕鱼,有些渔民专门沿着那龙河北津—五家村—报村—英村—笏朝—石仑—北惯—合山—那龙—田畔的路线捕鱼。

渔民以前被称为“疍民”。“疍”这个字,如今变得越来越陌生,很多人都不知道它的读音,当它渐渐有生僻字的味道,也说明这种传统的生活方式正在消失。

清道光二年(1822)版《阳江县志》载:疍户“舟楫为宅,钓网为生”。那时,渔船就是渔民一家人的栖身之所,整条船也就五六米长、一米多宽,船尾用疍篷围起来做卧室,遮蔽风雨,船的底部有水舱,用来装捕捞到的鱼虾。一家人在船上生活,家即是船,船也是家。

江城西濑至打铁巷之间的漠阳江段,以前曾经是渔民集中的地方,阳江历史上的“西浦渔歌”“渔舟唱晚”景观,就出现在这里。

八九十年前,现江城区渔委会办公楼一带淤积成了滩涂。每逢春节,不管是漠阳江上的渔民,还是那龙河上的渔民,甚至有些东平和闸坡等地的渔民,都会像约定一样,驾船前来过年。一是该处漠阳江水深,且有足够地方停泊渔船。二是该处近阳江城,方便渔民补充给养。三是渔家间有亲戚关系,方便互相走访交流,联络亲情。

“渔民为了生活,沿江河漂泊,长年累月生活在河上,常年与风浪搏斗。自从在这个地方聚居以后,一些渔民在滩涂上用木头搭建吊脚楼,叫‘高脚屋’,也有人叫‘水棚’,这些水棚都与陆地相连,靠一些泥桩或木桩支撑在河床上,作为岸上住所。”蔡子深说。

内河渔港展露新姿  渔舟唱晚美景再现

人力小木船成为渔民水上交通船,往来码头和大机船之间。 刘再扬 摄

上世纪五十年代,根据周恩来总理视察广州市海珠区关怀水上居民的有关精神,阳江县有关方面在西濑漠阳江边,建设了一幢苏式建筑风格、三层楼高的“渔民之家”。作为渔民开会、文化学习、学习与交流渔业生产技术的场所。渔民之家的成立,极大地提高了渔民的生产生活质量,开阔了眼界。

如今,有关方面挖掘整理渔民之家的历史渊源和渔民故事,融入西濑的景点来打造,让渔民之家在新时代焕发亮丽的风采。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国家将上述区域的渔民组织起来,组建多个渔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成立江城渔民委员会。后来在合作社基础上又成立五星、红旗、双胜3个渔业大队,蔡子深曾担任红旗渔业大队大队长。渐渐地,在漠阳江黑桥段以下,以今江城渔委会门前为中心,至原国营阳江船厂洲尾河段,形成了面积达30万平方米的江城渔港。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国家采取补贴等形式开始分批安排渔民上岸定居。七十年代中,渔民的木帆船开始置换成机帆船,提高了科学捕鱼水平。以前渔民在海上捕到鱼即以盐腌制,后来改为带冰出海生产。1994年7月,江城渔港区在这一带成立,国家投入56万元,配建一套“工”字型浮动码头。次年4月,江城渔港码头建成,港池内能停泊渔船500多艘。

“2006年,我和大多数渔民一样,在阳江市区渔新路渔民新村建起了占地面积56平方米的三层半新房,结束了大半生在江河漂泊的日子。”蔡子深高兴地说。

记者走在渔新路渔民新村,透过半掩的房门瞟见渔民家中都很整洁,街道也很干净,随处可见禁止乱扔垃圾的提示。渔村里并没有鱼腥味,倒是看见一些渔民在屋内织渔网。“渔民新村占地3万平方米,有365户渔民,户籍人口4200多人。”江城区渔委会主任林定强介绍说。

黑桥下游的漠阳江江面上,停泊着很多渔船,大多为机动船,偶尔有人用桨摇着小木船过来,作为港口码头与机船之间的交通船。今年7月,漠阳江禁渔期已过,渔民在江上撒网、摇桨、捕鱼、对歌……在城市一角,昔日的“西浦渔歌”“渔舟唱晚”场景在江城渔港重现。

据悉,休渔期有200多艘渔船在江城渔港停泊,这些渔船配备有卫星电话和先进的捕鱼设备。南海开渔后,在广东、海南、广西离岸60海里以内的近海作业。“渔船上有先进的现代通信设施,新一代渔民再也不用像老一辈靠经验看天气出去捕鱼了。”渔民老张说。


阳江造船技术曾在广东首屈一指


在江城渔港走访时,记者发现靠近渔民新村的一家老厂房,竟然是曾经在阳江乃至粤西地区赫赫有名的阳江船厂。如今,曾经的船厂处于荒芜状态,一些破旧房屋被杂草包围,旧船坞处有废弃渔船静静地躺在那里,似乎在诉说往日的辉煌。

《阳江县志》(2000年版)记载:阳江县的造船业是一个古老且规模较大的行业。唐代,恩州(今阳江)已能建造较大的运输船和渔船。明代,阳江县是广东有名的造船中心之一。清代,阳江县的造船业有较大的发展,县城的船坞由洲头扩展到下濑、洲尾。民国时期,除抗日战争时一度衰落外,一直呈发展趋势。上世纪三十年代,全县有造船厂43间,其中县城37间,有6间能造200吨的船只,全县造船工人逾千人。禄兴、积利、义兴等3间是清宣统二年(1910)开业的老厂。

记者辗转找到了今年九旬的冯彬卓老人。他回忆,1954年,广东省工业厅投资在阳江县兴建广东粤西造船厂。正是这一年,冯彬卓以学徒身份进入该船厂工作,成为该厂目前少数健在的工人之一。“阳江造船技术确实发达,造船师傅一代代将技术传下来。”冯彬卓说,当时船厂领导都是外地人,是部队转业的团级干部。初时船厂选址在石觉头,因那里低洼,易受洪水侵犯,几经比较,最后选址在下濑洲尾。

“船厂初建时,困难很大,在船厂领导带领下,全厂100多名干部职工放弃休息,早上晚上,周六周日,积极参加义务劳动,在漠阳江捞沙填土建船厂。”冯彬卓说。

1956年,通过公私合营,并入四海、协兴、富利、荣记、瑞昌、茂华、德荣等7间私营船厂,船厂将一些造船技术人员引进来,壮大技术队伍。1963年,船厂划归广东省水产厅直管,改名广东省渔船修造七厂,后又改名为阳江渔船厂。该厂能造200吨级的船只,以木质渔船为主。

“漠阳江上游的阳春有优质杉木,海南岛也有优质木材供应,加上阳江造船设计人才辈出,不但能造渔船,也造运输船,船体造型美观且实用,所造船只深受广州、江门、汕头、湛江和海南、广西等地渔民欢迎。”冯彬卓说,应江门、珠海、湛江等地船厂的邀请,阳江渔船厂曾派出技术人员前往这些地方做师傅,帮助他们造出优质渔船。

阳江渔船厂不但造木质船,也造水泥船、钢壳船、玻璃钢船。所产渔船除供本地渔民使用外,还供应粤中、粤西和广西沿海渔民使用,是粤西地区渔船修造中心。“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船厂订单纷至沓来,那会儿说在船厂上班,很有面子。”冯彬卓说,1985年,自己调到出口公司工作。现在想来,人生最美的31年奉献给了阳江的造船事业,从一个学徒工成长为船厂机械车间主任,是一份很光荣的事。

今年八旬的陈家泚,1972年水产轮机专业毕业后被安排在阳江渔船厂从事设计工作。1983年,省水产厅在阳江成立广东渔船检验局阳江站(后升格为分局),陈家泚担任负责人直至退休,见证了阳江造渔船最兴旺的时期。

“阳江渔船厂曾为广州建造载重量180吨、功率400马力的‘穗商204’木质船,还有吊重60吨的钢质起重船等。”陈家泚说,过去常听说阳江木质船舶水密性能好,散舱装白糖也不会溶化,原因是阳江建造木质渔船的工艺独特,从选材到设计、施工、检验都有一套特有方法,木质渔船质量和制造技术在全省也是首屈一指,建造图纸长期被江门、茂名和海南等地使用。

1985年,阳江成立渔船技术研究所,此后十多年间,为阳江、茂名两市各地渔船厂设计了200多套不同作业方式以及不同船型、吨位、马力的渔船图纸。1987年,阳江渔船检验分局和研究所编订了一本《木质渔船主尺度和构件规格标准》,经广东渔船检验局批准,在阳江、茂名两市执行,后在全省推广。多年来,该《标准》为渔船的设计、建造施工、检验提供了技术依据。对提高渔船的建造质量、降低成本、缩短周期起了很大的作用,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陈家泚提供的一张1983年到1999年17年间阳江市建造60马力以上渔船统计表显示,1991年建造渔船最多,达257艘,总吨位16229吨。“阳江60马力以上渔船建造总数占了广东全省的65%。”陈家泚说,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阳江有造船厂近60家。

2010年后,江城、东平、沙扒、闸坡、溪头等渔港的船厂全面转产铁壳船、玻璃钢船。阳江地区生产的船舶类型、用途更广泛,包括深远海捕捞、运输、作业、旅游用船,且适航能力和安全性能显著提高。

2023年10月29日,由阳江本土船厂建造的载重5500吨的甲板运输船——“美人鱼”号,从阳东区北津港启航发往印尼。这是阳江生产的首艘载重逾5000吨的大型钢船,标志着我市在钢船出口领域实现零的突破,开始迈向国际市场。

链接

昔日的“渔民之家”(中间长方形房子)。 刘再扬 摄

昔日阳江疍民

清道光二年(1822)版《阳江县志》载,疍民“舟楫为宅,钓网为生,无冠履,不谙文字,……虽隆冬霜霰,亦跣足单衣,……其捕鱼之利,仅博一饱,贫乏者,一叶之篷不蔽其身,百结之衣难掩其骭。”

疍民生活习俗与陆上居民有所不同,清道光二年(1822)版《阳江县志》:“婚娶率以酒相馈,遗妇子饮于洲岸,是夕两姓联舟、多至数十艇,庚唱迭和以为乐。”《阳江县志》(2000年版)写到:疍民饮食衣着与陆上亦有差异,衣服男装简陋,多穿薯莨布衫,妇女惯穿土布,衣衿、袖口、衫脚都绣有花边,包头布亦有花边、图案。竹帽比陆上铜鼓帽深而窄小,编织结实,适宜海上风雨作业,还可用来当枕头、装鱼虾,妇女戴的帽子上有各式如水珠般的帽带。男人戴单手玉镯,用银链饰鹰洋作裤带。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
点击右上角打开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分享给朋友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