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项主要金融指标持续向好服务实体经济力度持续加大

阳江银行业保险业三季度成绩单出炉

各项主要金融指标持续向好服务实体经济力度持续加大

2025-11-03 来源:阳江日报

阳江日报讯(记者/何成众 通讯员/潘登)日前,记者从阳江金融监管分局获悉,2025年三季度,我市辖区银行业保险业保持稳健运行,各项主要金融指标持续向好,服务实体经济力度持续加大,展现出“稳发展、优结构、强保障”的良好态势。

稳发展,五项主要金融指标居全省前列

各项贷款同比增速保持全省第二。截至9月末,辖区各项贷款余额2352.89亿元,同比增长10.75%,增速连续4个月全省排名第二。截至9月末,辖区各项存款余额2437.03亿元,同比增长8.93%,增速全省排名第三。截至9月末,辖区银行存贷比96.55%,排名全省第六。银行存贷比同比提高1.58个百分点,信贷供给进一步增强。

截至9月末,辖区原保险保费收入63.36亿元,同比增长11.56%,增速排名全省第三。

不良贷款率保持全省最低。在保持较快发展的同时,辖区银行业稳健运行,风险总体可控,保持零高风险机构,不良贷款率连续19个月维持全省最低水平。

优结构,六个方面服务实体经济更加精准有力

贷款“制造”量提速增效。截至9月末,辖区制造业贷款余额316.07亿元,比年初增长25.98%。其中,中长期制造业贷款余额187.56亿元,比年初增长18.36%,有力支撑阳江“制造业当家”及构建“4+4+X”现代化产业体系。

贷款“基建”量稳步上升。截至9月末,辖区基础设施贷款633.79亿元,比年初增长17.17%,大力支持电力、交通等领域基础设施建设,助力阳江深入“融湾入圈”。

贷款“普惠”量持续增加。截至9月末,辖区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11.89亿元,比年初增长15.79%;全辖涉农贷款余额718.70亿元,较年初增长15.80%。县域贷款余额874.68亿元,比年初增长21.08%,县域存贷比102.21%,比年初提升12.93个百分点。农发行已发放全域土地整治贷款1.35亿元,投放进度位居全省第二。

贷款“含绿”量居全省前列。截至9月末,辖区绿色贷款余额662.02亿元,比年初增长25.12%,余额占各项贷款比重28.14%,贷款“含绿量”居全省前列。其中,风电贷款370.84亿元,比年初增长22.71%,有力支持“绿能之都”建设。

贷款“含科”量稳步提高。第三季度,辖区银行保险机构创新“科创贷”“阳质贷”等金融产品。截至9月末,科技贷款余额643.93亿元,比年初增长24.62%,余额占各项贷款比重达27.37%。

贷款“含蓝”量持续提升。截至9月末,辖区海洋牧场贷款余额43.76亿元,较年初增长12.03%,惠及4783户市场主体,贷款“含蓝”量持续提升。

强保障,四向发力惠民生增福祉

托民生,人身险加快回归健康保障本源。1-9月,辖区人身险原保险保费收入47.29亿元,同比增长11.78%。个人养老金账户开户人数24.8万户,入金规模3703.22万元。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累计为阳江10.26万群众积累1.29亿养老资金。人保财险阳江市分公司联合腾讯微保推出“爱心保障公益计划”,向辖内5.6万困难群众赠送“阳江市惠民保”一年保障。

助救灾,全力支持灾后复工复产。针对“桦加沙”等多个台风灾害,辖区保险机构灾前协助抢收农作物两千多亩、海水网箱水产品407万斤,减少损失约5000万元,通过简化理赔流程、下放审批权限等方式做到小案快赔、大案预赔,累计赔付0.68亿元。银行机构迅速对接阳江金融监管分局联动工信局推送的受灾企业清单,累计对接受灾主体1143户,灾后累计发放贷款0.83亿元,拟新增贷款授信1.12亿元,支持受灾主体复工复产和稳定经营。

稳楼市,促进房地产与金融良性循环。房地产“白名单”进一步扩围增效,截至9月末,辖区银行机构已为23个“白名单”项目提供授信19.15亿元,落地18亿元。

促融资,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显成效。深入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截至目前,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全市已走访小微企业20.35万户,银行机构累计对1.34万户企业放款223.12亿元,其中对1252家首贷户放款22.43亿元。创新财金协同支农模式,以政策性农业担保和政策性农业保险作为融资增信双重保障,推动破解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
点击右上角打开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分享给朋友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