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2月17日《钱江晚报》报道,近日,哈尔滨一家长发现女儿购买“写字机器人”来帮忙抄写重复性的作业,一怒之下摔碎了“机器人”。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很多家长看到这则新闻后转而支持这款“黑科技”机器人,并纷纷在留言区“求购买链接”。
按理说,“写字机器人”应当受到抵制,但是为什么能够得到不少家长的支持呢?实际上这是家长借此表达对抄写类作业布置量过大的不满。确实,有些老师为了省事,或者以惩罚为理由,不管学生是否掌握,布置学生大量重复抄写作业,无形中加重了学生的负担。笔者认为,以“写字机器人”来应对作业不可取,这样会让孩子学会投机取巧,继而在完成其他作业时也选择“弄虚作假”,不仅浪费学生的学习时间、老师的批改时间,更会掩盖教与学的真实性,耽误教学反馈的最佳时效。
作业能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巩固新知、发展智能,同时也是老师进行教学反思的重要依据。适当的重复抄写类作业对于初学者来说,在强化识记方面是有一定效果的。但是,大量呆板、重复抄写的内容容易让学生乏味,产生心理疲劳,出现消极情绪,这样的作业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如果老师布置的作业量大、重复抄写多,可能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家长既不必让孩子硬撑着完成,也不用购买“写字机器人”代抄,更别让孩子抵抗不做,较好的办法是引导孩子主动找老师协商,或委婉地向老师提建议。
学生用“写字机器人”代劳,对此,学校老师应反思作业布置问题。其实,作业设计能够集中体现一个老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如有的老师布置假期作业是多阅读、多运动、做家务、记录身边小事情、帮家里记账等等,这样的弹性作业就很受学生喜欢。要让学生愿意独立做作业,作业应该具有多样性、趣味性,还要考虑学生的可承受性。老师要对作业的信度、效度进行科学评价,经常征求学生意见,调查了解学生独自完成作业的量和质,尽可能布置难易适中、数量适当、题型适合的作业,让学生乐意做。同时,不同科目的老师也要相互协调,集中起来对作业进行“会诊”,使得各科作业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融合,在总量上也能够达到难易适中、数量适当,这样学生才能在作业中探索新知,逐步成长。
周雪燕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