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强农业“芯片” 做好“土特产”文章

阳江市全国人大代表谢汝朋建议,扶持地方特色产业开展联合育种

做强农业“芯片” 做好“土特产”文章

2024-03-08 来源:阳江日报

■ 阳江日报记者/费先霞

“种苗是种养业的‘芯片’,关系国家粮食安全,关乎产业壮大和农民收入。”3月7日,全国人大代表、阳春市中雁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谢汝朋接受记者连线采访时表示,今年全国两会,他带来了关于扶持地方特色种养产业联合育种的建议,希望通过专业育种公司、科研院所与地方特色产业开展育种合作,加快优质品种选育引进,做好“土特产”文章。

“多年的养殖经历以及对农业产业发展的一线调研,让我深刻认识到,种苗是制约特色种养产业发展的最突出因素。”谢汝朋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大种业振兴、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这让长期扎根农业生产一线的他深受鼓舞。

特色产业对农民增收致富、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但谢汝朋发现,特色种养产业普遍存在育种基础薄弱、良繁体系不健全、生产不稳定、良品率不高等短板,难以形成规模效应。

谢汝朋分析道,经营主体由于相对分散且实力较弱、育种技术落后、种苗供需不稳定,难以获得稳定性高、优质的种苗,导致特色种养产业难以发展壮大。只有通过专业育种,从源头保证种养种苗品质稳定,才能打造更强市场竞争力。

为此,谢汝朋建议政府部门加大财政支持力度,鼓励专业育种公司、科研院所与地方特色产业基地、企业开展育种合作,建立产学研一体化合作机制,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积极引导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科研人员通过技术入股、成果参股等方式进入种业企业或联合体,将品种选育、产业经营、品种推广联为一体,提高种苗生产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引导龙头企业投入更多资源进行种业科技创新,加强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推动成果开发到企业应用“无缝对接”。

“农业农村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大舞台。”谢汝朋说,发展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是主导。希望通过技术创新、联合育种等途径,做强农业“芯片”,以新质生产力引领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
点击右上角打开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分享给朋友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