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水厂扩建工程开工奠基仪式。
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一方水土,润泽一方百姓。
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国资委党委的关心支持下,市水务集团自2014年成立以来,紧紧围绕“供水生产、污水处理”两大主业中心工作,创新企业管理,推动项目建设,推进城乡供排水一体化,加快智慧水务信息化建设,全力为群众提供“安全水”“放心水”“满意水”, 大力构建阳江“大水务”新格局,为阳江加快打造沿海经济带的重要战略支点、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滨海城市贡献水务力量。
■ 文/图 市水务集团提供
升级改造供水设备设施。
强党建
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
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
市水务集团不断强化党建工作质量、夯实党建基础工作,奋力推进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为集团战略发展目标的全面实现夯实组织基础。
强化思想武装,政治能力不断提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市委“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部署要求,全面落实“第一议题”“第一课程”等制度,扎实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推动学习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凝聚起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
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党的建设卓有成效。建立企业“三重一大”事项“先党内,后提交”议事规则,建立健全13项党建工作制度,全面落实全市国企党建74项重点工作任务,深入开展 “党员亮身份、党群心连心”“五强五化”“四亮”“一企业一支部一品牌”“我为群众办实事”等活动,大力实施“党建带头人、技术带头人”工程,推动党小组与班组融合共建、党员干部与技术骨干融合共进,营造了党建和业务工作“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开展“清风进国企、廉洁促发展”廉洁文化等活动,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夯实。第一水厂党支部被评为“广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扎实推动集团党的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推进供水管网建设。
谋发展
供水保障能力显著提升
供水关乎民生、关乎千家万户。
市水务集团聚焦主责主业,不断完善供水设施建设,积极推进业务拓展,城市供水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进一步提高。
狠抓主业发展,综合实力稳健增长。日供水能力从2014年的26万立方米,增长到2022年的45万立方米;用户(抄表到户)由13万户增至18万户;日污水处理能力由5万立方米扩容至7万立方米,提标达A级;DN75mm以上供水管道由850公里拓展至1635公里;水质检测能力达46项国家标准,城市供排水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进一步提高。
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供水规模不断扩大。先后于2015年4月、2016年3月完成接管合山水厂、收购重组双捷自来水厂,2019年4月成功收购阳东越洋供水公司供水主业资产,收购后全力推进阳东供水质量改善工程。已完成市区东风四路DN800钢管等连通阳东供水管道工程,将市区供水引入阳东区,完成北惯水厂制水设施、高纯二氧化氯消毒系统改造、变压器增容、客服中心缴费系统改造等,困扰阳东区市民已久的日常用水问题得到基本解决。
抓牢工艺革新,生产效能稳步提升。不断完善自控系统,更换改造高低压机组、制水设备设施,次氯酸钠代替液氯消毒剂改造;成立水质检测公司,升级水质检测标准;致力改造合山公司、双捷公司制水工艺、化验室,优化供水机组;推动净水公司污泥深度脱水技改,加强污水处理能力,确保连续供排水安全;公共管网供水损失率由23.8%降至9.9%,有效促进了节能增效。
扎实推进项目建设,发展质量不断提升。自筹投入逾3亿元推进重点工程建设,完成了第二水厂一期、市区至高新区海陵区供水主管道建设(中洲一、二期等)、第一水厂取水口迁建工程、合山水厂至阳江监狱供水管道工程等项目,构建了城市供水管网新体系。累计投入约1.3亿元改造残旧管网,进一步改善旧城区供水质量。今年6月底动工建设第二水厂扩建工程(由10万吨/日扩至30万吨/日),力争2023年下半年建成投产,制水工艺采用深度处理新技术,推动实现群众饮用“安全水”向“优质水”的转变。
激活力
供水服务全面提质增效
城市的飞速发展,对供水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市水务集团加快推进智慧水务建设,强抓技术改造创新,切实保障“最后一公里”饮用水安全,市民用水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深化改革创新,内生动力愈发激活。建立健全逾50项制度,涵盖生产经营、财务管理、工程项目、物资采购等方面。试点实施分区计量与漏损控制系统(DMA),完成供水调度系统(SCADA)改造,建立管网地理信息系统(GIS);全方位推动智慧水务信息化建设,全面推广企业微信管理服务系统。完成漠阳江原水处理水质安全保障工艺参数优化、水厂工艺效能提升与节能降耗技术研究两项科研成果。
大力提升服务水平,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推行微信客服、手机网上银行、POS自助机、智慧抄表系统等客户服务新举措;实施混合用水独立计量、抄表到户、自动识别、对接粤省事平台、银联自助缴费等服务“自我革新”微改革,推进服务“减环节、压时限、提质量”,精简报装资料,压减报装流程,构建了创新服务、提高效率的服务新体系,供水服务越来越有速度,也越来越有温度。集团客户服务窗口被评为“阳江市十大文明示范窗口”。
统筹平衡性协调性发展,企业凝聚力不断增强。统筹疫情防控和消防安全生产,坚持日常检查与重大节假日专项检查相结合,实现安全生产零事故。助力我市成功创建全国卫生城市、打赢脱贫攻坚战,致力打造水务特色企业文化。
【征程再启】
开创阳江“大水务”发展新局面
奋进新时代,筑梦新征程。
2021年10月,中国共产党阳江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描绘了阳江水务事业发展的宏伟蓝图。在新征程上,市水务集团将高举新时代改革发展旗帜,落实市委“123+N”工作安排,继续坚持党建引领,聚焦供水、排水和工程三大主业,以新理念、新设计、新行动开创阳江“大水务”发展新局面。
坚持党建引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党建的重要指示精神,扎实推进新一轮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以高质量党建推动集团高质量发展,将党员初心与制水匠心有机结合,为全市安全优质供水保驾护航。
确保供水安全稳定。统筹全市供水规划布局,完成第二水厂扩建,同步建设30万吨深度处理工艺;逐步完善城市备用水源建设,健全城市供排水应急体系;全面落实省供水规范化管理要求,抓好水厂工艺技改,实现阳江市区、阳东区、阳江高新区、海陵区以及沿线地区逾100万市民群众从饮用“放心水”到“优质水”。
实施全市城乡供排水一体化。积极稳妥推进城乡供排水一体化工作,力争一至两年完成阳东余下7个乡镇自来水企业的收购接管;推进阳西县、阳春市城乡供排水一体化工作,配合做好“三同五化”农村集中供水工作。积极参与县(市、区)污水处理项目统建统管,争取将市内污水处理管网和现属市、县(市、区)国有投资的污水处理工程,以及市区、各县(市、区)和中心镇BOT、PPP污水处理经营权到期的项目,纳入集团经营管理;积极推动二次供水统筹建设和运营维护管理,构建从城镇供水到污水处理的纵向一体化运营。
全力推进“三个体系”建设。完成第二水厂至阳江高新区供水管道工程,以及市区联通阳东区、海陵区和西北片区配套管网建设,扩大供水规模。视城市道路建设情况,改造市区漠江路、北环路、东风路、石湾路、东门路等供水主干道,逐年增加投入升级更换改造市区残旧管网,构筑阳江供水新架构。
创新水务技术服务发展。加大科技投入和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力度,重点研发水质污染控制技术、自来水净化、污水再生处理等技术。构筑供排水采集与监控(SCADA)、管网地理信息系统(GIS)、分区计量与控漏(DMA)、生产自动化、水表监测、行政管理等多功能于一体的5G+智慧水务信息化平台,完成化验室标准化资质建设和检测质控管理。
站在迎接党的二十大的新起点上,市水务集团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锲而不舍,接续奋斗,为阳江水务事业谱写辉煌灿烂的新篇章而努力奋斗!
数读
●日供水能力从2014年的26万立方米,
增长到2022年的45万立方米。
●用户(抄表到户)由13万户增至
18万户。
●日污水处理能力由5万立方米扩容至7
万立方米,提标达A级。
●DN75mm以上供水管道由约850
公里拓展至1635公里。
●累计投入约1.3亿元改造残旧管网。
●实现水厂安全生产零事故、出厂水质100%达标。
近年来,我市供水保障能力显著提升。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