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专业跳水风险大,切勿盲目模仿运动员“水花消失术

2024-08-13 来源:阳江新闻网

随着国内跳水运动的蓬勃发展,其精湛的技术与视觉盛宴般的比赛场景不仅吸引了无数观众的眼球,更激发了公众对于跳水运动的好奇与尝试欲望。然而,近期多起因模仿跳水运动而导致的安全事故,尤其是网友在户外小河或山泉水区域尝试跳水时发生的严重伤害事件,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张哲提醒,公众切勿轻易模仿运动员的跳水动作,以免酿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据有关媒体报道,近几个月来,因跳水不当导致受伤的病例显著增加,其中不乏头颈部撞击河床、脊柱骨折、关节脱位等严重伤害,部分患者甚至面临长期康复甚至残疾的风险。专家指出,跳水看似简单,实则对身体的柔韧性、平衡感、力量控制以及水下环境判断有着极高的要求。运动员之所以能完成“水花消失术”,背后是无数次的训练与严格的安全措施保障。

非专业跳水可能引发的伤害

1.头颈部损伤:未掌握正确入水姿势的跳水者,在接触水面瞬间可能因冲击力过大导致头颈部受伤,轻者头皮血肿、颈椎扭伤,重者可能导致严重颅内创伤、颈椎骨折或脊髓损伤,危及生命。

2.内脏损伤:跳水时若身体未保持足够紧绷,内脏器官可能因巨大冲击力而受到挤压,引发内脏出血或破裂。

3.骨折与关节脱位:不正确的入水姿势或跳水高度选择不当,易造成四肢骨折,尤其是脚踝、膝关节和腕关节的脱位与骨折最为常见。

4.眼部伤害:水面反射的强光或水中的杂质可能损伤视网膜,尤其是未佩戴护目镜的情况下跳水,风险更高。

5. 痉挛抽筋:身体大面积接触水面后,会发生痉挛和抽筋,引发溺水风险。

户外小河或山泉水区域跳水的额外危险:

1.水深不明:户外水域水深变化大,难以准确判断,跳水者容易因误判水深而受伤。

2.水流湍急:部分河流或山泉存在暗流、漩涡,跳水后可能被卷入其中,难以自救。

3.水质污染:户外水域可能含有细菌、病毒等污染物,跳水后皮肤接触或误吞脏水可能引发感染或疾病。

4.救援难度大:户外环境复杂,一旦发生意外,救援人员难以迅速到达,增加了救援难度和风险。

为此,市人民医院医生呼吁广大市民,尤其是青少年和儿童,要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尊重专业,珍惜生命,切勿盲目模仿运动员的高难度动作。对于想要体验跳水的朋友,建议前往正规游泳馆,在教练的指导下进行安全、科学的练习。同时,家长和学校也应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
点击右上角打开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分享给朋友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