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阳江日报记者/陈思捷 盘聪颖
社区里,党员干部顶着烈日清运废弃杂物,汗水浸透衣背;小巷中,志愿者弯腰翻盆倒罐,不放过一处积水;居民院里,群众自发清扫庭院,主动落实防蚊措施……
10月7日,暑气未消,一场全民参与的“两清一灭”环境卫生大清扫活动在城乡间全面展开。市四套班子领导带头下沉一线,各县(市、区)迅速响应,干群同心构筑防控屏障。据初步统计,行动首日全市出动干部职工、群众13万人次,清理垃圾近8900吨,完成灭蚊消杀超149平方公里。
党员干部冲锋 力量下沉一线
铲车轰鸣,扫帚挥动,往来穿梭的垃圾运输车络绎不绝……10月7日上午,江城区城南街道仙踪路华源楼小区附近热火朝天。记者在现场看到,党员干部手持垃圾铲、扫帚,带领群众对居民小区重点区域展开“拉网式”清理,钩机与运输车辆配合清运大件垃圾,现场忙碌而有序。
“今早8时我们就开始清扫,卫生死角清理后,不仅环境整洁了,还能停放车辆。”岭东南社区党总支书记张学精指着平整后的空地介绍。当天,城南街道统筹200余名党员干部,兵分六路深入18个村(社区),出动机械设备20余台,清理垃圾20余吨。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还感染了周边市民,不断有居民自发加入队伍,“看到党员干部带头干,我和丈夫也自发参与。看着家园变干净了,心里特别畅快!”居住在附近的居民陶女士说。
同一时刻,江城区南山公园的林间小道和太傅社区内,市卫生健康局的40余名党员干部正分组行动。他们顶着烈日连续忙碌数小时,清扫落叶、排查积水的同时,还化身“健康宣传员”,推广“七天七招工作法”和“1130行动”。通俗的讲解让居民摸清了防病门道,不少人当场拿起工具,跟着党员一起清理楼道杂物。
当天上午9时许,在中洲街道麻布演市场周边,挂点领导、机关干部、社区工作者组成的队伍投入战斗。各村(社区)“两委”干部、专业消杀人员,以及热心商户、群众等多方力量踊跃参与,对市场周边进行“地毯式”清理,5名专业消杀人员背着喷雾器穿行在摊位之间,热烟雾枪喷出的白雾在角落缓缓弥漫。市场监管干部则逐户敲门,将“门前三包”责任卡贴在商户门前,商户们纷纷拿起扫帚加入清扫队伍。截至中午,中洲街道已清理垃圾杂物30余车,消除积水隐患点100余处。
“防控基孔肯雅热,家里千万别留积水!”在双捷镇,镇(村)干部职工、村民群众及志愿者共280余人参与活动,他们通过“入户宣传+音频覆盖”双轨模式,推动群众从“知晓防控”向“主动参与”转变。村庄大喇叭全天循环播放防蚊知识,确保防控声音传遍每个角落。
志愿力量汇聚 形成群防合力
在“两清一灭”的行动热潮中,除了冲锋在前的党员干部,志愿者的“红马甲”与群众的身影亦是随处可见。广大志愿者与普通市民主动加入,与政府部门紧密配合,形成全域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强大合力。
10月7日上午,江城区南山公园内,市扬爱志愿者协会的25名志愿者早早集结。活动前,协会通过线上招募明确了详细分工:谁负责清理积水容器、谁协助专业消杀、谁开展宣传讲解,每项细节都经过精心安排。志愿者提前完成广东志愿网注册,确保服务全程规范有序。行动开始后,大家立即投入工作,一上午清理蚊虫孳生地20余处,用“政府主导+志愿助力”的协作模式,让“社会大卫生”理念落地生根。
另一边,星星志愿服务队联合多支志愿队伍同步展开行动。志愿者手持工具,穿梭在公园、社区的各个角落,有人细心捡拾草丛中的烟蒂纸屑,有人合力搬运堆积的枯枝落叶,还有人耐心向市民讲解防蚊灭蚊知识。这份热情也感染了过往游客,不时有人竖起大拇指,更有小朋友在家长的鼓励下,学着志愿者的样子捡起地上的垃圾。
“请大家检查并清除家里、房前屋后、阳台天台的积水和垃圾……”上午9时许,在城北街道银湾社区,“红马甲”们正忙碌着。他们挥动扫帚清理落叶,整理散落的杂物,并逐一将瓶罐中的积水清空。“我们今天共出动了约30名志愿者参与活动,居住环境肉眼可见变干净了。”志愿者周静余说,他们还挨家挨户协助居民清除家中积水,普及防病知识。
这场全民行动中,无数普通人的微光,汇聚成全民防控的暖流。“看到有爱国卫生行动,我立马报名了,想为家乡贡献一份力量。”阳西县9861志愿者杜坤莲表示,每个人多做一点,疫情就少一分传播风险。
建立长效机制 推动防控常态化
单日攻坚成效显著,长效机制更需夯实。此次全市爱国卫生行动月,动员全社会力量集中攻坚,全域开展环境卫生整治,认真落实“七天七招工作法”和“1130行动”,推动爱国卫生运动常态化、长效化,筑牢群防群控严密防线。
“我们要求各地每周开展2次统一行动,把握早7至9时、晚5至7时的消杀黄金时段,确保防控效果。”市爱卫办工作人员介绍,行动以“清除孳生地,灭杀成蚊,阻断蚊媒传播链”为核心,聚焦后街背巷、老旧小区等四类重点区域,居民住宅、建筑工地等十三类重点场所,天台楼顶、地下车库等六类重点部位,通过“搬运式”清垃圾、“翻盆倒罐”清积水,从源头切断蚊虫孳生链条。
专业消杀方面,全市坚持网格联动、区域联动、城乡联动“一盘棋”灭蚊,实现空间全覆盖。各地把握伊蚊活动高峰期,严把药剂选型、科学配比、规范喷施等关键环节,同时加强消杀队伍专业技能培训,严格效果评价和质控,加大消杀频次,确保迅速阻断传播渠道。
长效防控不仅靠宣传,更靠科技加实干。埠场镇依托“科技赋能+人力攻坚”模式,统筹镇村两级干部、保洁人员等组建专业消杀队伍,配备消杀喷雾器、监测无人机等专业设备,通过“天上飞监测、地上全面喷、死角彻底清”的联动作业模式,重点对村道、巷道、闲置房屋等易忽视的“隐蔽死角”开展蚊虫消杀作业,为辖区蚊虫密度显著下降提供了关键支撑。
“这次环境卫生大清扫活动成效显著,辖区蚊媒密度较此前下降60%以上。”白沙街道有关负责人介绍,环境整治后实现辖区卫生死角清零、积水容器清零,辖区环境面貌得到明显改善。长效管护机制进一步巩固,完善了“日常巡查+集中整治+群众监督”的环境卫生管护体系,为后续常态化开展环境整治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当前,我市正常态化开展“两清一灭”行动,推动形成“人人动手、家家参与”的爱国卫生运动良好氛围,筑牢健康阳江的坚实防线。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