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日报讯(记者/陈思捷 通讯员/李晴怡)伏季休渔结束后,沉寂了数月的南海渔场再次沸腾起来。近日,在阳江闸坡码头上,一箱箱新鲜的红蟹、对虾、虎虾等生猛海鲜正紧锣密鼓地装卸,经过阳江海关检验合格后,以最快速度运往香港市场。
“鲜活水生动物不能长期滞留在高温低氧等应激环境中,捕捞上岸后要争分夺秒赶上香港的早市或晚市,才能卖个好价钱,通关速度对我们尤其重要。”阳江市东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出口主管林经理表示。
为回应企业诉求,阳江海关开通了“鲜活易腐农食产品绿色通道”,为海产品出口企业提供预约审单、预约查验等服务,并推出“云签发”模式,支持企业足不出户自助打印检验检疫证书,省去往返领证的时间与路程。此外,针对抽批抽中的情况,海关关员主动前往池边、车旁实施查验,最大限度减少海鲜上岸后的等待时间,使鱼、虾、蟹等水存活率提升至95%以上。
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保障通关效率的同时,阳江海关还严格把控海产品质量安全,助力阳江优质海产品第一时间安全供港。该关积极开展安全风险监控,严格检测药物残留、重金属等指标,并借助智慧化小程序构建溯源监管体系,对运输路径、关锁封志等实施全程实时监控,确保每一批供港海产品“来源可溯、去向可追、风险可控”。
数据显示,今年1-7月,阳江海关监管供港活水生动物1107.3吨,货值8006.7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9.9%和7.9%。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