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我市社会各界纷纷通过多种形式收看大会实况直播,共同见证这一承载历史记忆、彰显国家力量的庄严时刻。本报记者兵分多路,深入社区、乡村、学校等地,记录下抗战老兵、烈士后人、退役军人、学生、群众等观看直播的感受和心声,共同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 统筹/费先霞
文字/张 影 杨辉南 刘再扬 陈子玲 陈思捷 盘聪颖 曾宪雯 黄文伟
图片/梁文栋 刘再扬 陈建华 谭文强
102岁的抗战老兵关允芬在家观看阅兵现场直播。
当天上午8时50分许,阳西县织镇牛岭村,102岁的抗战老兵关允芬在家人的陪伴下,与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一同端坐,准备观看阅兵直播。他特意换上印着“关注抗战历史”字样的上衣,胸前那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章熠熠生辉。
当电视里传来铿锵有力的正步声,关允芬,这位曾经在1944年参加抗日战争的老兵,缓缓抬起右手,向着屏幕敬了一个军礼。他的左大腿深处,至今仍留着一枚日军的弹头。“身中两枪,幸运地活了下来。”关允芬老人简短的话语背后,是那段枪林弹雨的岁月。
“日本侵略者害死了我们不少同胞。”提及那段抗战历史,关允芬老人神情沉重。而当镜头掠过现代化装备组成的方阵时,他竖起大拇指:“和过去不一样了,现在的武器装备十足的好!国家强大了,再没人敢欺负我们!”关允芬老人感慨道。
关允芬老人的儿子关则叠注意到,平时喜欢躺在椅子上看电视的父亲,这次却始终保持着端正的坐姿。他知道,这场阅兵对父亲有着特殊的意义——那是用青春和热血换来的盛世图景。“一定铭记历史,珍惜当下的和平生活。”看着父亲专注的背影,关则叠动情地说。
关允芬老人的孙子关天宁一早便赶到爷爷家,特意陪爷爷观看阅兵。“场面太震撼了,国家越来越强大,内心满满的安全感。”阅兵结束后,关天宁的心情仍久久不能平静。
“聆听战斗故事,再看今日中国军人挺拔的身姿,让我们更加珍惜当下的和平时光,也激励我们为更美好的未来共同努力。”阳西县退役军人事务局职员钟方敢表示。
在抗战革命烈士陈书云的家乡——阳东区雅韶镇笏朝村,400多名退役军人、村民和笏朝小学师生聚集在村综合文化活动中心,一起观看阅兵实况直播。大家心潮澎湃,看到精彩处,情不自禁挥动小国旗。
“看到很多精良的装备,心情很激动,感受到国家越来越强大!回想80年前,如果爷爷那一代军人拥有这样的装备,他就不会牺牲了。”陈书云之孙陈奕龙表示,作为烈士后人,要传承先辈的红色基因,努力发愤图强。
“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先烈用生命换来的,历史绝不会忘记。”村民陈创劲感慨地说,如今老百姓吃穿不愁,安居乐业,要感谢党、感谢国家。
“今天看到装备方队展示的巡航导弹、高超声速导弹、100坦克等先进装备,内心的震撼无法形容。”退役军人陈修影说,这些年国家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此次阅兵彰显大国军威,作为一名老战士,他为国家的强盛感到无比骄傲自豪。
“邀请烈士后人回来,与退役军人、师生、村民、社区工作者等一起观看阅兵直播,是一次集体的精神洗礼。我们要铭记历史,从伟大抗战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建设美好家园。”笏朝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陈美利说。
武警阳江支队官兵收看阅兵现场直播。
盛世华章,旌旗飞扬。9月3日上午9时,盛大阅兵拉开序幕,武警阳江支队各级官兵怀着激动和崇敬的心情端坐于多媒体教室,精神抖擞、全神贯注地收看阅兵盛典直播,共同见证祖国的强大军威。
现场气氛庄重而热烈,官兵们军容严整、精神饱满。当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奏响,当一件件国之重器威武亮相,官兵们无不心潮澎湃,热烈的掌声一次次响起。随后,武警阳江支队机关及基层各单位迅速掀起“学阅兵精神、做胜战尖兵”大讨论热潮,形成“班排有‘微’讨论、中队有‘大’分享,支队有‘深’辨析”的浓厚氛围。官兵们围绕“最震撼我的瞬间”“我军现代化建设新成就”“如何把阅兵精神转化为训练动力”等话题展开热烈讨论,在思想碰撞中凝聚共识、激发斗志。
“看到那些年龄相仿的战友驾驭着最先进的装备昂首走过天安门,我既羡慕又感到压力。我们手中的钢枪同样是保卫祖国的武器,只有练得更精、练得更强,才能不负祖国的重托!”二级上士江梓铭激动地说。官兵们一致表示,要把阅兵激发的豪情壮志,转化为练兵备战、岗位建功的强大动力,以实际行动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当威武的军人整齐有力地踏步前行,当新装备、新武器亮相阅兵场,76岁退役军人欧昌庭激动地跟一起观看阅兵的朋友说:“祖国何其强大!”
“装备跟我们当兵时相比,简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观看阅兵时,每一个方阵、每一个武器装备,欧昌庭都看得特别认真、特别仔细。作为一名曾经服役了6年的退役军人,他既感到自豪,也感到责任在肩。他说:“不管去到哪里,都要保持军人本色,为国家为社会服务。”
“若有战,召必回。”观看完阅兵后,退役军人黄海源感慨良多,国家的强大离不开军队建设,5年的军旅生涯让他收获良多,也更坚定了自己的理想信念。他铿锵有力地说,作为一名退役军人,要坚持退伍不褪色,以军人的作风在自己岗位上继续为阳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在大屏幕上,看到威武帅气、整齐划一的阅兵方队在天安门广场走过,退役军人岑孔荣自豪之情油然而生。他在北京工作了11年,几乎每天都要经过天安门广场。熟悉的场景、威武的军队,再加上退役军人的身份,这场阅兵让他看到了祖国的强大,也让他更懂得这强大来之不易。
当看到3架直升机分别悬挂“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条幅出现在屏幕上,岑孔荣感受到了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力量。他说,通过观看阅兵,可以看到国家底气更足、世界地位更高了,作为一名退役军人,不管在什么岗位,“若有战,召必回”,初心不改继续报效家国。
市民在酒店收看阅兵现场直播,情绪高涨。
笏朝村群众看阅兵现场直播时挥动国旗。
无论是在家里,还是酒店、商场等场所,广大市民群众以不同形式观看大会直播,共同回顾那段烽火岁月,感受祖国的强大与和平的珍贵。
市区名濠饭店二楼大厅座无虚席,每桌台面上的小国旗格外亮眼。随着阅兵活动开始,市民纷纷放下筷子,端正坐好,专注地望向大屏幕,原本嘈杂的大厅顿时变得安静。
“整齐、帅气!”现场,不时有市民发出惊叹。有的市民一边观看直播,一边跟随着音乐节拍挥舞小国旗;有的市民则不时和同桌好友交流观看感受。
大厅正中央座位,观看直播的视野正好,市民冯文杰与几位好友一起手舞小国旗,脸贴国旗贴纸,仪式感十足。“一大早过来才拿到这个好位置!我们几个志愿者一起观看阅兵直播,深深感受到祖国的强大。”冯文杰说,要珍惜当下幸福生活,积极参加志愿服务,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市民曾生抱着孙子一起观看直播,不时指着大屏幕向孙子解说直播盛况,希望在小朋友稚嫩的内心种下一颗爱国的种子。他说:“有国才有家!无数先烈用鲜血换来了今天的和平。我们要铭记历史,特别是把抗战故事讲给孩子们听,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我们这一代人,要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投身到国家建设中去。”
阅兵活动进行过程中,群众的掌声与赞叹声不时响起。阅兵结束后,当屏幕播放《我和我的祖国》《义勇军进行曲》等歌曲时,群众、饭店工作人员纷纷起立,引吭高歌,用歌声祝福伟大的祖国繁荣富强。
阳江职院组织师生收看阅兵现场直播。
当天上午,我市高校和中小学校纷纷组织收看阅兵现场直播。在阳江职院,300名师生代表目光紧紧聚焦在屏幕上,专注地观看这场盛大庆典,现场气氛热烈,掌声、赞叹声此起彼伏。
当隆隆的礼炮声响起,国旗护卫队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进场时,全体师生自发起立,高唱国歌。受阅部队整齐划一的队列、现代化武器装备的震撼亮相、空中梯队的精彩表演,无不展现着新时代中国军队的强军风采和国家实力的日益强盛,引来师生们的阵阵赞叹。
“太壮观了,心情无比激动,真切感受到了祖国的强大。”英语系大二学生罗宇豪激动地说。这位怀揣参军梦的00后青年,从小就向往军营生活。其两位哥哥皆是军人,受家庭影响,他在大学期间坚持健身锻炼,渴望大三能入伍,将所学专业知识奉献给国防建设,为强军事业添砖加瓦。
“横看一条线、竖看一个人。”阅兵队列的完美视觉呈现,令许多学子倍感震撼。“看着整齐划一的方阵、先进的武器亮相,我感到无比自豪!”财经系大三学生余贵茂是一名军事迷,他以前对抗战历史的了解多来自书本,这次阅兵更直观感受到和平的来之不易和国家的强大力量。
该校历来重视国防教育和征兵工作,形成了浓厚的爱国崇军氛围。学院有关负责人介绍,2025年上半年,学校已有64名优秀大学生携笔从戎,投身国防事业。这次组织收看阅兵,是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在广东海洋大学阳江校区,师生们怀着激情收看直播。“这次阅兵,让我深刻感受到人民军队饱满的精气神和昂扬斗志,这是一种更为深厚的力量。”该校区2023级学生马致远表示,阅兵对他而言是一次深刻的教育,在震撼与自豪之余,也更真切地体会到历史的接力棒已传递到青年一代手中。他将把阅兵所展现出的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品质融入学业中,把爱国之情转化为报国之行。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