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花园B区的居民在3个出入口设置了道闸。梁文栋 摄
■ 阳江日报记者/王雄基
“我已经到西门了,请你开一下门。”8月19日晚上,一名外卖员在前往江城区城东街道国际花园B区时,被西门的道闸拦住了去路。住户在家接到外卖员电话后,随即用手机远程遥控道闸,打开了闸门。
一套智能道闸,让国际花园B区105栋自建房的居民,也享有了“小区级”的安保和停车待遇。而这些智能道闸的设立,来源于居民自发组织形成的临时筹委会。2022年10月,国际花园B区多辆小车遭小偷破窗入车盗窃,引发附近居民的关注。赖雄忠、森哥、朝哥、大伟哥等“老街坊”坐下讨论后,认为可以在国际花园B区的出入口增设道闸,像住宅小区一样管控进出的车辆、人员。
国际花园B区四周被湖东路、环园路、湖湾路环绕,在地理位置上自成一片,仅有3个出入口。其自建房大多建设于20世纪90年代,居民通过向开发商购买地块,并按照建筑统一规划自行建造房屋。由于当时的开发模式并不完善,开发商“撤场”后并未留下物业公司管理,不少事项只能靠居民自发组织处理。增设道闸事关全体居民,首先要征求集体的意见。
于是,赖雄忠等人开始了邻里街坊的“组群”工作。他们连续花了几个晚上,挨家挨户通知居民加入新建的居民微信群,并最终在片区的小公园召开居民代表大会。当时应邀前往大会指导居民工作的鸳鸯湖社区党委书记林方铮回忆,国际花园B区居民的议事热情很高,邻里关系也很和谐。在增设道闸这件事情上,他建议除居民投票外,临时筹委会还要向住建、城管等部门询问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森哥介绍,临时筹委会的成员将所有可能涉及的部门跑了个遍,得到肯定回复后,在市区物色道闸安装公司,以“以租代购”的形式,在国际花园B区西门、南门、北门增设3套道闸。道闸投用的前5年,每栋自建房的住户每月只需交12.5元,5年后租金还将下调。
“每栋楼的住户可以绑定5个车牌号,以及5个电话号码。”赖雄忠介绍,居民可以通过手机号码登录手机App,用手机实现道闸操控。封闭管理后,国际花园B区的治安好了,停车方便了,晚上也更加安静。居民称,如今的国际花园B区,和小区没啥两样。
而当初为了增设道闸留下的居民微信群和临时筹委会,至今仍在发挥着居民议事的作用。应急天气预报、邻居快递领取、小区公共卫生维护、车辆停放……居民们在群里互相发送温馨提醒的消息,或是协调邻里之间的小事。临时筹委会则“扮演”了类似业委会的角色,代表居民与政府部门、社区沟通,一起处理身边的大小事。
“未来我们还想在小公园里增设健身器材,以及给老年人弄一处休闲、娱乐的场所。”当日晚上,多名居民聚在森哥家喝起了茶,畅谈未来。有了畅通的交流渠道和议事平台之后,居民们对社区事务的参与度越来越高,融入感越来越强,邻里之间的关系也愈加和睦。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