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坐姿端正,从小养成正确用眼习惯。 冯华娣 摄
暑假期间,孩子自由活动时间增多,频繁使用电脑、平板、手机等电子产品,加之天气炎热,户外活动时间减少等原因,容易导致孩子视力下降。眼科医生提醒,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容易发生近视或近视程度加深,家长要特别注意和呵护孩子的视力健康,帮助孩子养成科学用眼习惯,保护孩子的视力。
■ 阳江日报记者/王勇明
近日,记者在市人民医院眼科中心看到,诊室外候诊区座无虚席,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前来检查视力、验光配镜。就诊医生忙着为患者看诊,一旁的护士耐心地为市民检查视力。
“每年暑假,医院眼科都会迎来就诊高峰,许多家长会趁这时间带孩子过来检查视力。最近一个月,来眼科就诊的患者比平时多了一半。在就诊的学生当中,6至14岁的中小学生占比接近八成。”市人民医院眼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杜华玉表示,为了应对就诊高峰期,该院眼科已经增加了门诊医生和值班护士的人数。
“放假前还好好的,最近孩子总说眼睛发干,看远处有点模糊,赶紧带他来看看。”市民张女士的言语中透露着担忧。检查结果显示,孩子已出现轻度近视,医生建议他佩戴眼镜防止近视加深。在阳江一中实验学校读初二的小范,目前是轻度近视,她只在有需要时才戴眼镜。她透露,班里有六成以上的同学佩戴眼镜,不少同学跟她一样是轻度近视,偶尔戴眼镜。
国家卫生健康委最近一次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2.7%,其中小学生为35.6%,初中生为71.1%,高中生为80.5%。总体近视率相较于2019年上升了2.5个百分点。
如何抓住宝贵的暑假时光,守护孩子的视力健康?杜华玉给出了防控结合的建议。
“保证每天白天累计2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是防控近视最有效的方法。阳光能促进多巴胺分泌,有助于抑制眼轴增长。即使阴天,户外光线强度也远优于室内。”杜华玉说,家长可以培养孩子跑步、跳绳等习惯,督促孩子减少近距离用眼,特别是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
孩子在家时,家长要培养孩子正确的用眼习惯。杜华玉建议,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应遵循“三个一”和“20-20-20”法则。“三个一”即“一尺一寸一拳”,“一尺”指眼睛要离课本一尺,“一寸”指握笔手指离笔尖约一寸,“一拳”指看书写字时胸口离书桌一拳。“20-20-20”法则指每连续阅读20分钟,要远眺20英尺(约6米)至少20秒。此外,家长应保证学习阅读区域光线充足、均匀,避免眩光和阴影。
在控制视力加深方面,一旦发现孩子有眯眼、歪头看东西、频繁眨眼揉眼、抱怨视物模糊或眼睛疲劳等迹象,应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眼科检查。对于已近视的孩子,遵医嘱选择合适的矫正方式,如离焦框架眼镜、角膜塑形镜等,坚持佩戴眼镜,定期复查监测视力、屈光度及眼轴变化。“角膜塑形镜作为一种可逆性非手术的物理矫形方法,在延缓近视进展方面有医学证据支持,但需严格在专业医师指导下验配和随访。”杜华玉介绍,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也可作为控制手段之一,但同样需遵医嘱使用。
杜华玉介绍,近视的发病年龄出现低龄化趋势,主要影响因素有三个:一是户外活动时间不足,眼睛无法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放松;二是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尤其是紧盯电子产品,眼睛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三是孩子摄入大量的甜食也会导致近视,原因是人体在摄入糖分以后,糖分在体内消化、吸收、代谢的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钙、铬等矿物质元素,而钙、铬这两种矿物质元素是构成眼球壁的材料之一,如果体内缺乏这两种矿物质元素,会导致眼球壁弹性下降,容易造成眼球前后径拉长,从而导致近视情况的发生。
“孩子近视度数低,戴眼镜会不会度数越来越高?”“现在技术发达,等以后做手术可不可以?”面对孩子的近视问题,部分家长心存疑虑。“现在有些轻度近视的学生不喜欢戴眼镜,认为戴眼镜很麻烦或者不美观,这都是错误的观念。”杜华玉说,近视较轻的人在不戴眼镜时,看远处的物体可能会眯眼、皱眉或用力调节,以试图看清。这样会使眼睛处于紧张状态,增加眼睛的疲劳感,长期会导致近视进一步发展。
杜华玉表示,近视度数主要跟眼轴有关。眼轴是指眼球前后径的长度。少儿眼轴会随着身高发育而增长,一般情况下,成年眼轴长度是24毫米,眼轴过短是远视、眼轴过长是近视。“近视一旦发生,就是不可逆的,其本质是眼轴过度增长。低度近视若不及时科学干预,有可能发展为高度近视。而高度近视带来的眼底并发症,如视网膜脱落、黄斑病变、青光眼等风险将成倍增加,严重威胁视力健康,绝非一副眼镜或手术能完全解决的。”杜华玉说。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