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淼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工作人员在察看鱼苗生长情况。

潭水镇鳜鱼产业迎来销售旺季,上半年孵化鳜鱼苗约5.9亿尾

科学养鱼激起“致富浪花”
2025-08-05 来源:阳江日报

潭淼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工作人员在察看鱼苗生长情况。 袁荣泽 摄

■ 阳江日报记者/盘聪颖

实习生/林珊珊

“一二三,起网!”近日,阳春市潭淼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的鱼塘边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工人们将一网网活蹦乱跳的鳜鱼苗装入特制水箱。随后,满载鱼苗的运输车驶出基地,奔赴全国各地。这些承载着致富希望的“水中精灵”,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今年鳜鱼苗特别抢手,高峰期每天能卖出300万尾,比去年同期增长了两成。”该合作社技术人员吴欣说,该合作社建有鱼苗孵化池60个、产卵标粗池10个,从今年3月开始,就进入了鳜鱼苗热销期,将一直持续到10月,主要销往珠三角以及湖北、江苏、湖南等地。

与此同时,阳春市潭淼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基地+养殖户”经营模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循环用水+人工繁育鳜鱼苗生产技术,示范、带动30余户农户发展鱼苗孵化生产,养殖面积500亩,年孵化鳜鱼苗达8000万尾,不仅提高了鱼苗孵化产出率,增加了农户的经济收益,也为推动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鳜鱼产业是阳春农业产业的特色名片,而潭水镇是阳春市鳜鱼苗孵化基地最多的镇,水产养殖面积约7000亩,现有鱼苗孵化场506个,从事鱼苗孵化的农户有1420户。然而,传统的鳜鱼养殖方式需要依赖大量活饵料鱼,养殖成本居高不下。今年4月,第三届中国(阳江·阳春)鳜鱼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潭水镇鳜鱼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不少企业积极参与鳜鱼饲料化研究,攻关饲料鳜鱼养殖技术。

记者走进阳春市天顺农业有限公司的养殖场看到,自动投饵机正在精准投放科学配比的饲料,数万尾鳜鱼苗闪烁着银光,在水中欢快游动;实验室里,烘箱、培养箱、无菌操作台等设施设备一应俱全,用于病毒筛查的PCR扩增仪正运转工作,技术人员通过显微镜仔细检测鱼苗健康状况。

该公司总经理敖荣浩介绍,他们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和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合作,建有鱼苗孵化池100个、标粗池100个,配备专业的水质检测仪器,并自主研发了生长速度快、抗逆性强、适应性强的翘嘴鳜“广春3号”鱼苗,在同等养殖条件下相比普通翘嘴鳜生长速度提高了两成以上。

“今年我们在技术上取得了突破,过去鳜鱼苗生长到5厘米才能驯化摄食饲料,如今3至4厘米的鳜鱼苗就能训练,既有效降低了养殖成本,也让鳜鱼能在缺乏活饵资源的北方地区养殖。”敖荣浩说,病虫害防治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年鳜鱼苗发病率大大减少,带动了销量增长。目前,该公司今年上半年销售鱼苗超1.5亿尾,远销全国各地,预计年产值8000万元。

今年4月,阳春市天顺农业有限公司正式挂牌“广东省省级水产良种场”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名优鱼类种质创新研发产学研合作基地”。敖荣浩告诉记者,针对技术和销售人才短缺问题,该公司将借此契机引进专业团队,推动优质鱼苗联合研发,提升产业科技水平,同时搭建“线上+线下”联动销售平台,促进产业增效增收。

潭水镇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上半年,全镇孵化鳜鱼苗约5.9亿尾。接下来,将强化龙头企业带动作用,通过“联农助农”模式推广养殖技术,优化良种选育,提升科研能力,并完善病虫害预防体系,加快推进新河村水产检疫中心建设,提升全镇鳜鱼苗疫病防控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
点击右上角打开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分享给朋友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