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话要说
日前,网友曝光深圳市光明区某中学初二年级家委会发动所有班级“众筹”为教师节购买礼品一事。无独有偶,湖南长沙一中学家委会组织家长自愿“众筹”安装校方指定空调,引发家长不满。这两件事交集在一起,再次引发人们对家委会角色和作用的讨论。
追根溯源,学校或班级成立家长委员会,是根据国家有关教育要求,把家长委员会作为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的重要内容,作为发挥家长在教育改革发展中积极作用的有效途径,作为构建家校社网一体化育人体系的重要举措。其主要职责就是参与学校和班级管理、参与教学工作、沟通学校和家长等工作,便于加强联系沟通、增进家校互动、促进学生成长。
然而,近些年来,网上曝光有些地方家委会的行为和做法偏离了上述职责定位。比如前几年,上海一所小学竞选家委会,参加竞选的家长大晒自己的高学历、神履历等,竞选现场成了“名利场”。挤破头的家长们坦言,进家委会的目的更多是让老师多关照自家孩子,至于监督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或是帮助学校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并不是最重要的。
作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家委会应回到依法组织、自主管理、民主监督、家长参与的轨道上,回归初心发挥正向作用。
于家长,要正确认识家委会设立的意义,不能把家委会作为个人与老师之间“利益交换”的工具。家委会要吸纳真正有爱心、耐心、热心的家长进入队伍,不要带着成人社会的功利之心,做分内之事、尽应负之责。特别在“双减”政策之下,家委会更要做好家长与学校的“桥梁”,促进学校和家长的相互理解,营造良好的家校关系。
于学校,要加强监督引导家委会发展,完善家委会竞选流程、工作制度,为家委会的建设提供有力保障,确保家委会依法、规范、有序、有效地开展工作。教师也要“一碗水端平”,对班级所有学生一视同仁,毕竟孩子们也有一双“雪亮的眼睛”,在观察着身边的世界。
于教育主管部门,要履职尽责,加大高位监管力度,纠正不正之风,明确权利边界,监督学校做好家委会的工作。唯有各方彼此各归其位,捧着一颗“公心”,才能更好地发挥家委会的纽带作用,建立起良性的家校关系,最终共同作用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