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粤剧团原创红色剧目《信念》的演出场景。

传承创新 打造好阳江粤剧文化名片

阳春粤剧团团长龙国轩推动传统文化焕发时代光彩
2022-10-11 来源:阳江日报

   

阳春粤剧团原创红色剧目《信念》的演出场景。

   

阳江风景优美,钟灵毓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孕育了关山月、阮退之、何士德、戴裔煊、黄伯荣、苏天赐等一大批文化名人,素有“文化之乡”的美誉。近年来,阳江加大投入,改善文化设施建设,打造人文荟萃的文化名城。

打造一张文化名片需要多年的努力耕耘。龙国轩作为阳春粤剧团的领头人,这几年来参与、见证了阳江粤剧事业的发展。凭借阳江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以及深厚的群众基础,他一直在思考,如何传承创新,让阳江粤剧走得更高、走向更远。

■ 文字/陈子玲   ■ 图片/李向东

引进高层次人才注入新活力

城市的文化建设离不开艺术的发展。1952年,阳春粤剧团组建,多年来演出了众多脍炙人口的剧目,名声在外。2009年,我市国有粤剧团基本解散。阳春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大力支持,克服重重困难,保留了阳春粤剧团。

2015年前后,全国文艺团体改革如火如荼,阳春粤剧团也从事业单位改制为国有企业,向市场化运营转变。为了更好地传承、发展阳江粤剧事业,阳春市有关领导走出去,找到当时小有名气的龙国轩。

1985年,龙国轩出生于湛江吴川,在当地浓厚的粤剧文化氛围熏陶下,他自小学习粤剧、登台演出,积累了丰富的表演经验,对传统文化粤剧也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体会。

领导的真诚和对粤剧事业的重视让龙国轩深受鼓舞,地方浓厚的文化氛围、深厚的群众基础以及剧团演员对粤剧的热爱更是让他对阳江粤剧事业产生了期待。2015年7月,他加入了阳春粤剧团。次年,阳春粤剧团完成改制,从其他单位抽调的团长也将回到原单位,阳春粤剧团有限公司团长、董事长、总经理的重担就落到了龙国轩肩上。

阳江是广府文化的流行地区,具有浓厚的粤剧文化积淀,逢年过节唱大戏,为阳春粤剧团市场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加上党委政府对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视,政府购买服务、送戏下乡也有力地支持了阳春粤剧团的发展。

《番薯县令》晋京演出获好评

2011年,阳春粤剧团承办阳春市政协组织的“和谐之声”心系群众文艺演出活动走进基层,于2013年被省文化厅命名为“广东省特色文化品牌”。2015年推出本土题材廉政粤剧《番薯县令》在全省以及港澳各地巡演,2017年8月,更是受邀到北京梅兰芳大剧院演出,成为全国首个进入梅兰芳大剧院演出的县级粤剧团。

省委宣传部第十届“五个一工程”奖、省第十三届艺术节三等奖……近年来,阳春粤剧团代表阳江到多地演出,收获了众多“重量级”荣誉,擦亮了阳江粤剧这张文化名片。阳春粤剧团的名声越来越响亮,剧团也因此吸引、留住了一批优秀人才。

2019年,在省委宣传部的直接支持下,阳春粤剧团创排了本地励志爱国题材粤剧《李惟扬传奇》。龙国轩说,阳江是一片文化沃土,文化名人辈出,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造就了漠阳儿女阳光自信的心态,这些都对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主动学习编剧、导演、音乐等工作,一步一步从演员向“多面手”转变。

让传统粤剧唱响时代主旋律

龙国轩想到,要将舞台向学校、向社区、向村镇延伸,送戏、送课进校园,送戏下乡,培养年轻一代观众,让粤剧在人民群众中开花。“我们几乎走遍了阳春所有的乡镇,看到台下越来越多的观众,觉得奔波辛苦都是值得的。”龙国轩说。

在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之际,2021年7月,龙国轩首次担任编剧、导演、唱腔和音乐设计创作的粤剧《信念》在阳春首演,随后受邀赴全省各地参加艺术节及送戏下乡。

龙国轩坦言,粤剧编剧是一项艰难的工作,但新剧目的成功演出给了他新的启发——传统粤剧唱腔拖沓,要在保留传统特色的同时,融入现代生活的特色,与主旋律隔空呼应。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他正创作一部新剧,用粤剧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唱响主旋律,焕发新光彩。在阳江奋斗的7年多时间里,龙国轩见证了阳江粤剧的影响力逐步扩大,也感受到了阳江文化氛围日渐浓厚,人们对文化的追求不曾停歇。

结合时代需求

传承发展粤剧文化

记者: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积极了解中国历史文化和传统艺术,您觉得应该如何传承发展粤剧,让更多人共享文化大餐呢?

龙国轩:粤剧是灿烂的文化瑰宝,阳江文化底蕴深厚,有丰富的创作题材,我们首先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传承需要大家的努力,领导以及相关部门的重视、观众席中出现越来越多的年轻观众,这些都是我们的动力。我们要结合时代需要和人民需求,推出更多反映社会主旋律、传递社会正能量的作品,让传统文化更接地气、更暖人心。

记者:如今,越来越多的观众通过作品了解到阳春粤剧团,请问您对于剧团下一步的发展有什么计划?

龙国轩:作品是剧团的立身之本。疫情期间,演出骤减,收入也锐减,但是反而有了停下来思考的时间。我创作《信念》是一个勇敢的尝试,以后也将试着挖掘本土题材,创作、排演更多作品,用好作品打动人,争取更多的演出机会。

目前我们剧团有40余人,对于一些重大题材的演出,还是需要请“外援”的。希望将剧团发展成为60人以上的大剧团,打磨出更精良的作品,让阳江粤剧走得更远。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
点击右上角打开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分享给朋友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