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人将花甲螺苗转运到渔船准备投放。 袁荣泽 摄
阳江日报讯(记者/杨辉南)9月14日下午5时许,在海陵试验区闸坡国家级中心渔港码头,一辆30多米长的冰鲜车停靠在岸边,工人正将5万多斤花甲螺苗转运到渔船,准备运往养殖海域进行投苗。
在转运现场,工人在冰鲜车和渔船之间搭起一条运输滑梯,将一袋袋装好的花甲螺苗搬到滑梯上。通过高低落差,花甲螺苗快速滑到渔船甲板上,工人将其接住,堆放整齐,并洒上水,保持花甲螺苗的鲜活。
“苗好,成活率才高。”阳江市泓源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刘盛琪介绍,每年五六七月是采收花甲螺的季节,九月开始,天气稍凉,各养殖场开始陆续投苗。这车花甲螺苗从广西运过来,全程采用冷链车运输,可以有效提高花甲螺苗的成活率。而且,在转运过程中,工人要尽快完成作业。
傍晚6时许,渔船启航,2个小时后才到达养殖海域。此时茫茫大海上,一片漆黑,渔船缓慢行驶,船上灯火闪烁。工人借着灯光,将一袋袋螺苗打开,均匀地撒入养殖海域。
这种养殖模式只投苗,无须喂饲料,让花甲螺自然生长,8-10个月后再进行捕捞。
“不怕螺苗跑掉或被冲走吗?”记者问。刘盛琪答道:“不用担心,花甲螺的活动范围很小。”
目前,刘盛琪团队在我市发展了4个花甲螺养殖场,分布在江城、阳东、海陵试验区等地,共5000多亩。从近几年的养殖情况看,产出稳定,整体效益比较可观,每亩产出为2000-3000斤,成熟上市的花甲螺每斤能卖到10多元。而且每个养殖场只需要一艘渔船和几名工人停靠在那里看护、防止被偷捕即可。
刘盛琪说,之所以敢大面积扩大养殖区域,也是考虑到花甲螺养殖受气象灾害的影响较小,加上花甲螺市场接受程度高,价格较为稳定,发展空间很大。阳江的海洋资源丰富,且大力推进海洋牧场建设,他相信花甲螺养殖产业前景十分广阔。
网友评论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