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日报讯(记者/黄方盈 通讯员/谭兴孚)随着气温逐渐升高,蛇类活动变得越来越频繁。据市消防救援支队统计,5月1日至今,我市消防部门已经接报“蛇警”逾百起。记者从市人民医院急诊科了解到,近期被蛇咬伤的患者明显增多,该院急诊科1月至今共接诊100多名蛇伤患者,其中5月接诊40多名。
市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医师李天星介绍,被蛇咬伤后,患者通常会出现局部疼痛、肿胀等症状,严重者甚至会出现全身中毒反应。被蛇咬伤后,市民要保持冷静,远离蛇的攻击范围,避免剧烈运动并尽快就医。有机会的话,可以给蛇拍照或快速记住蛇的特征,如头部形状、斑纹颜色等,帮助医生辨别毒蛇种类,选择对应的抗蛇毒血清进行治疗。
“目前,市人民医院、阳春市人民医院和阳西县人民医院有抗蛇毒血清。”李天星表示,被蛇咬伤的部分患者情况较重,如竹叶青咬伤可能导致咬伤部位肿胀、全身出血,眼镜蛇咬伤可能导致局部坏死甚至残疾,银环蛇咬伤可能出现呼吸功能衰竭、意识不清等症状,但经治疗可恢复。“3天前我们收治了一名被银环蛇咬伤的重症患者,患者出现了呼吸功能衰竭、意识不清的症状,目前已经摆脱了生命危险。”李天星说。
李天星建议,市民到树林、公园进行露营等活动时,切勿穿拖鞋、赤脚,应穿着长裤。前往树林、草丛时,可携带一根木棍用于“打草惊蛇”;在裤子、脚部等较低位置洒上风油精,其浓烈的刺激性气味具有驱蛇作用;此外,携带雄黄粉驱蛇的作用不大,它仅对个别眼镜蛇有效,对其他蛇类效果不大。
● 切忌奔跑或剧烈活动,以免加速毒素扩散
● 用清水冲洗伤口,清洗后马上拨打120,到附近有抗蛇毒血清的医院就诊
● 将咬伤部位放低,如手被咬伤便将手垂下,脚被咬伤便尽量不走动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