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区石湾路某台球室,台球爱好者在打斯诺克。
在2025年斯诺克世锦赛决赛中,28岁的中国选手赵心童以18:12战胜三届世锦赛冠军得主马克·威廉姆斯,成为首位摘得该项赛事桂冠的亚洲选手。这场创造历史的胜利,点燃了全国台球迷的激情,也在阳江掀起新一轮台球热潮。
连日来,记者走访市区多家大型台球俱乐部,普遍生意火爆,特别是晚上以及周末节假日,基本“一台难求”。众多台球爱好者中,不乏受赵心童夺冠感召而来的,有的是持杆几十年的资深球手“重操旧业”,更多的是新晋爱好者,台球不再是年轻人的“专属运动”,台球爱好者覆盖多个年龄段,全民化趋势明显。
■ 文/阳江日报记者 官文婷
■ 图/阳江日报记者 宋福亮
扫码看视频
5月15日晚上7时许,记者来到位于市区石湾南路的一家台球俱乐部,场内过半的球台已投入运营,此起彼伏的台球撞击声中,一位银发老人俯身凝视白色母球,专注神情引人注目——随着“嘭”的一声脆响,白球精准撞击黄球入袋。随后,老人得意地起身继续寻找下一个击球角度。
“客流量明显上涨,有时晚上还有不少人在外面排队等位置。”店长曹开斌介绍,平时晚上8时后和周末节假日属于台球室的黄金时段,来打台球的以年轻人为主,但也不乏中老年人。目前该俱乐部内有39张球台,其中斯诺克球台9张。近段时间受赵心童斯诺克世锦赛夺冠的影响,台球室迎来一波人流高峰,基本每晚“一台难求”。俱乐部日均接待量在50-60桌顾客,周末则会更加火爆。
随后,记者来到位于市区三环路的一家台球俱乐部。值班店员告诉记者,该俱乐部共有15张球台,均为中式八球标准球台。因俱乐部位于商场内部,客流量较稳定,近期受斯诺克世锦赛效应带动,晚8时后基本处于“满台”状态。
据介绍,阳江流行的台球玩法主要有中式八球、美式九球、斯诺克三种,其中中式八球因规则简单、上手快,最受市民欢迎,而斯诺克因技巧性、专业性更强,爱好者并不算多。而此次赵心童斯诺克世锦赛夺冠,也让不少台球爱好者了解并尝试斯诺克台球玩法。
相较于其他热门运动,台球运动的花销“门槛”并不高。曹开斌告诉记者,按照该俱乐部收费标准,普通的球台根据位置不同,有28元/小时和35元/小时两种选择,斯诺克球台为45元/小时,包房的独立球台为58元/小时,租球台还会配备公用的球杆。
采访过程中,记者认识了21岁的台球爱好者黄子朗,当晚他约了朋友到台球俱乐部打台球。虽然年纪轻轻,但黄子朗打台球的时间接近10年。黄子朗说,他将台球视为“动态几何游戏”:“每次出杆都需要计算入射角、反弹轨迹和力度控制。”每一次成功进球,都给他带来满满的成就感,这就是台球的魅力。
黄子朗最初接触台球是在幼儿园的时候。“我小姨很喜欢打台球,我小时候会跟着一起去,当时就觉得十分有趣。”黄子朗说,虽然人还没有球台高,但黄子朗每次旁观都会认真琢磨大人打球,也逐渐在心中埋下了热爱台球的种子。
上了高中后,打台球成为了黄子朗舒缓学习压力的一种方式。在练习台球的过程中,黄子朗除了把它当作一种娱乐放松方式,更是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摸索学习,控制每一次出杆的力度,找寻目标球旋转的角度,以及不断变换自己的走位,以确保每一次“碰撞”都能精准地进球,不断提升自己的台球技术。
“要想把球精准打进袋内,并不能只是靠运气。”黄子朗分享,与其他运动不同,台球运动不只是单纯消耗体能,更是一项考验肢体协调性和大脑思考力的运动。练习台球多年来,他明显感觉自己的思维能力与决策能力有所提升,在学习中也能更耐得住性子思考问题。同时,他认为打台球可以“以球会友”,结交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拓宽学生群体的社交圈子。
对于学生打台球,如何避免沉迷上瘾?黄子朗建议,不管是哪种运动,学生首先要提升自己的自制力,理性把控投入的时间,避免过度投入沉迷其中。同时,家长也要科学引导,充分尊重孩子意愿理性规划培训,让学习台球真正成为培养孩子专注力与运动兴趣的有益选择。
“青少年台球培训逐渐变得热门,越来越多人把台球当作一门竞技运动来学习。”阳江市台球协会教练谢进怀告诉记者,近两年来他培训的学员越来越多,最小的学员只有8岁,年纪最大的学员已有50多岁,其中还有不少女性学员。
“从前家长视台球为不务正业的娱乐,现在主动送孩子参训。”谢进怀表示,他在小学阶段就接触过台球运动,认真打台球也有20多年时间了,逐步见证了大众对于台球运动的观念转变。他认为,台球运动在国内的普及与发展,极大提高了这项运动的社会认可度,也让更多人了解到台球运动的好处。特别是近年来在丁俊晖、潘晓婷、赵心童等台球明星的“明星效应”影响下,越来越多市民对台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谢进怀看来,台球不仅仅是竞技,更是一种可以培养青少年意志和耐心的运动。“在球场上,除了基本功要过关,还要耐下性子冷静思考,才有机会赢下比赛。”谢进怀介绍,瞄准和发力是台球运动中的两项基本功,发力的大小、击球的角度都会决定能否将目标球送进口袋。此外,遇到目标球位置不佳时,球员还要保持清醒的思维,思考用什么方法才能破局、解局。
除了观念上的转变,台球运动的设施条件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前都是在街边的露天球台打台球,现在有了各种大型的台球俱乐部、台球室,装修环境也越来越好。”谢进怀表示,正是台球运动的快速发展和变化,让他看到了台球运动在阳江的发展潜力。
两年前,谢进怀辞去了原本的工作,考取了台球教练资格证书,正式将自己的台球爱好转变为职业,成为一名专业的台球培训教练。谢进怀表示,虽然目前阳江台球爱好者越来越多,但专业的台球运动选手和教练并不多,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推动阳江台球事业朝专业化方向发展。
记者从市台球协会获悉,目前我市台球运动场所设施日渐完善,有大型台球俱乐部及小型台球室超百家,共配备球台2000余张,为市民提供多元化活动场所。
阳江台球协会会长莫海潮介绍,台球运动在阳江有着逾30年的发展历程。20世纪90年代,街头巷尾常见露天球台,供民众娱乐消遣。随着经济水平的上升,1990年至2010年间,市区有了多家室内台球室,但整体还处于市民自发娱乐阶段,缺乏专业赛事组织。
2010年后,我市台球运动呈现全龄化发展趋势,青少年台球培训开始出现,中老年群体将其纳入健身社交日常,女性参与者占比提升至三成。同时,台球运动职业化发展路径初现雏形,一些台球俱乐部通过承办省级选拔赛打通选手晋升通道。今年初,阳江市台球协会正式成立,通过制定赛事标准、完善青少年培训机制等举措,构建专业化发展框架,也标志着阳江台球运动进入规范化提升阶段。
3月29日至4月2日,市台球协会举办我市首届中式台球比赛,吸引128名选手角逐。赛事期间,还同步举办了“台球文化嘉年华”活动,设置了台球体验区、非遗展销、特色农产品市集等特色活动,让更多市民感受到了台球运动的魅力,同时推动了“体育+文旅+消费”融合发展。
“我们将以赛事为引擎,搭建全民参与平台。”莫海潮表示,协会后续将通过组织多样化的台球运动赛事、推广普及活动,持续夯实群众基础,推动台球运动向规范化、专业化方向发展,争取让更多市民了解并爱上台球运动。
走访阳江台球馆,我看到银发老人信心满满出杆击球,中年大叔在球台前舒展筋骨,初学的青少年在场上精彩博弈……忽然想起小时候路过街边台球厅的场景:昏暗铺面里烟蒂散落,球桌旁晃动着“黄毛”少年——那是台球运动在我记忆中的最初烙印。如今台球碰撞的脆响依旧,运动本身已在时光中完成蜕变。
随着台球运动的发展,印刻在台球运动上的“不良嗜好”“年轻人专属”“不务正业”等标签,似乎在一张一张剥落。如今台球俱乐部内灯光明亮,一张张专业球桌整齐摆放,而台球室也不再是年轻男性的主场,如今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台球爱好者聚集在一起,以球会友,感受台球的别样魅力。
在台球俱乐部看到21岁的黄子朗时,他戴着一副框架眼镜,看起来很斯文,老练的台球技术与他的年龄有些“不匹配”,俯身击球间尽显果断、智慧。黄子朗说,台球原本是英国一项绅士运动,但在国内发展时却丢掉了绅士气度。说话间,他拿出手机向我展示台球比赛的视频,嘴里不断介绍着,眼神中充满了为台球运动“正名”的执拗。对于家长对台球运动观念的改变,黄子朗感到很高兴,现在家人不仅支持他打台球,家中一个表弟还计划走职业球员的道路。
赵心童斯诺克世锦赛夺冠后,让更多“圈外人”关注到台球运动,再一次在阳江掀起了台球热潮。但这阵热潮让我印象深刻的不是晚间满台盛况,而是其中的专业细节:根据不同玩法配备的专业球台、俱乐部墙上粘贴的比赛赛程、台球协会开展专业培训……折射出街头娱乐正以竞技体育标准重塑形象。
如今,阳江台球运动逐步完成从民间娱乐活动向专业化竞技运动的转型,期待不久的将来,台球运动成为市民喜闻乐见的大众化运动,阳江也能走出为家乡争得荣誉的台球选手。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