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日报讯(记者/张贝奇)记者从3月31日举行的阳江文旅行业高质量发展大会获悉,去年,我市大力创建A级景区,新评定10个3A级景区,助力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每逢节假日,阳春市岗美镇潭簕红色展馆便迎来四方游客。走进展馆,映入眼帘的是革命英雄群像浮雕,上面镶嵌着“春州烽火,红色潭簕”八个大字。游客在讲解员的带领下,认真聆听党的光辉历史和革命先辈的故事,观看展厅里的图片和历史文物,了解潭簕红色历史,体会中国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
潭簕村是广东省“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第一批重点建设村之一,拥有丰富的红色历史文化。红色展馆主要包括展馆主体、红色长廊、红色舞台、党群服务中心、党旗广场等场所。展馆通过对红色文化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发展旅游产业,为当地经济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去年11月,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及市旅游协会开展潭簕村红色展馆创建3A级景区工作。经过调研评定,最终确定岗美潭簕红色展馆达到3A级旅游景区质量评定标准。
阳江对于红色文化的保护利用,不止于潭簕红色展馆。阳东区恩阳台独立大队红色旅游区依托恩阳台独立大队活动旧址和事迹展览馆红色资源,打造集农业生产和采摘、观光旅游、青少年军校、研学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阳西县边海红色展馆旅游景区记录着一代又一代边海人传承“边海红旗”精神,通过完善景区交通服务设施等,讲好“红色故事”,促进当地文旅融合发展。
去年,阳东区恩阳台独立大队红色旅游区、阳西县边海红色展馆旅游景区均被评为3A级景区。这体现了阳江对红色文化的挖掘和利用,将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让游客在旅游中接受红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
不同于红色文化的开发利用,坐落于江城区的张小泉工业旅游景区,则是另外一番景象。
张小泉工业旅游景区由阳江市张小泉智能制造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该公司致力于打造智能制造五金刀具生产线,发挥标杆企业作用,带动整个行业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升级。景区以刀具生产制造为主题开展工业旅游,打造现代感十足的玻璃参观通道,让游客能够直观、安全地了解刀具生产过程,深入探寻张小泉刀具的生产和发展史。
该景区内设有云计算数据中心、展示中心、刀剪实验中心、制造中心和智慧工厂指挥中心五大中心。在制造中心,游客可以看到刀剪智能化生产线,呈现刀剪制坯、热处理、抛光、磨削、注塑、装配的生产全过程,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参观体验。“在传统观念里,刀剪工厂是充满粉尘和机器嘈杂声的,参观完张小泉智能化生产线后,想法完全改变了。”参观后的游客都发出赞叹,花园式的智能工厂,无粉尘无水迹的车间,这就是智能化给生产带来的全新体验。
张小泉工业旅游景区是我市“工业+旅游”的典型代表,让游客能够直观、安全地了解刀具生产过程,深入探寻张小泉刀具的生产和发展史,展示阳江传统的工业工艺、文化艺术及工匠精神,给游客带来集工业、文化、旅游于一体的体验,让工业园区成为旅游富矿。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阳西县程村红树林生态旅游景区、海陵岛红树林湿地公园景区依托当地生态资源,打造生态旅游景区及生态旅游品牌,推动生态旅游的发展;阳春市春湾镇高村乡村旅游区依托当地的自然资源和地域优势,发展乡村游成为“网红”打卡点,带动当地村民增收致富和村容村貌改变;阳江十八子四合院旅游景区融合四合院、四合院收藏馆、古巷、古戏台、古玩城、艺术交流中心等,展示阳江刀文化等传统文化元素。
近年来,我市充分将旅游与红色文化、工业、生态、乡村等元素相结合,在培育融合新业态新场景等方面进行探索尝试,吸引国内外游客到阳江旅游。2024年,阳江接待游客1485.5万人次,同比增长1.8%,旅游收入155.7亿元,增长6%。
市旅游协会会长谭中明表示,去年我市大力推进A级景区创建工作,打造更多让人喜闻乐见的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推进我市文旅融合,振兴我市乡村旅游,激活文旅产业新动能,为阳江文旅行业发展开创新局面。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