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食粽子是中国的传统习俗,也是中国一种特有的节令食品。“粽子”的谐音是“中子”,“粽子”也是“众子”的谐音,寓意人丁兴旺。阳江粽子的形状为四角锥形,是吉祥的象征,寓意着团结、和谐、平稳和繁荣。阳江传统的粽子有咸粽和灰粽,特色粽子有蛤蒌粽、益智粽、簕古粽、海味粽等等。阳江端午节吃粽子是一种饮食习惯,也是一种文化传承。
蛤蒌粽
蛤蒌是野生草本植物,生长在亚热带的自然生态竹林中,在充足的雨水温暖的阳光下,散发着一种有特殊香气。蛤蒌叶有“温中散寒,祛风利湿,消肿止痛”等功效。
阳江人包传统粽子时,会用整张蛤蒌叶包裹腌好的五花腩肉作馅,既可以消除猪肉的肥腻,又可以中和糯米的湿热,祛热毒。熬煮后的蛤蒌叶是暗绿色,散发出独特的香气。蛤蒌粽刚出炉时的香味最浓郁,因此阳江人做的蛤蒌粽主张当天做当天吃,不鲜不食。
海味粽
海味粽别具特色,是糯米加入了虾米、瑶柱、小鲍鱼和海胆等海元素包裹而成的粽子。以糯米为主料,再以绿豆、肥肉、瑶柱、虾米、小鲍鱼、海胆等调配为馅,熬煮出来的海味粽浓香四溢,口味咸鲜香,风味更佳。入口甘鲜软滑,鲜味十足,尤其是配搭着绿豆和五香粉味道的肥肉入口即化,馅料丰富的海味粽子,犹如一份微型的佛跳墙糯米饭。
益智粽
“中国果用益智之乡”阳东区大八,端午节有包益智棕的风俗。益智果具有健脾暖胃补脑之功效,用其作馅,有益健康,风味独特。
制作益智粽,先用水把新鲜采摘的益智叶和益智茎煮一下,然后把洗干净的糯米浸泡在水中,让糯米充分吸收益智的香气。用益智叶依次加入糯米、绿豆、蜜饯益智果、腌制好的五花肉裹满芝麻、咸鸭蛋黄和绿豆,压实,再叠加,包成四角锥形,用簕古带缠绕扎紧,一个完整的益智粽制作完成。益智粽用柴火熬煮,绵软入味。煮熟的益智粽,轻轻拆开益智叶,糯米散发出益智叶的芳香,轻咬一口,益智叶的清香、糯米软糯、滋润的五花肉、粉绵的绿豆和初尝微辛辣、细品甘甜的益智果很好地融合在了一起,碰撞出新口感,既有传统咸粽的醇香软糯,又增加了益智的甘香,颇有特色。
簕古粽
阳春地处山区,簕古往往生长在菜园周围的荒地里。簕古,阳春人又叫胶古、蓢古,学名叫露兜簕。簕古叶采摘回家后用刀削掉簕古叶子两边和背部的硬刺,再用刀刮平至叶面光滑,清洗干净,再煮软,最后用凉开水洗净、晾干,完成这一系列工序后才能用来包粽子。
簕古叶是天然绿色植物,具有清热、平肝火的作用,有植物清香,这种清香在熬煮的过程中渗入粽子里,让粽子也有了一种清新的口感。
包簕古咸粽,用料也是糯米、绿豆、猪肥肉和绿豆,精心包成四角锥形,再用簕古带缠绕得整整齐齐,严严实实,注意要留出一点簕古带用来提粽子。煮熟的簕古咸粽,香气四溢,猪肥肉经过长时间的熬煮,软糯而不腻,同时肥肉也滋润了绿豆和糯米。朴素的食材,熬煮出清淡不俗的味道。
端午的粽子在亲人和朋友间传递,找寻着儿时粽子的味道和家乡粽子的味道,惦记着那一抹乡愁和对端午团圆的味蕾记忆。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