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阳江日报记者/张贝奇
在阳江有这样一位医生,2003年“非典”袭来的时候,她严阵以待;2013年禽流感流行,她带领团队挽救危重患者的生命;2020年,当新冠肺炎疫情来临时,她再次挂帅出征,日夜奋战,和同事们一道筑起抗击疫情的钢铁防线。
2002年,周敦荣调入阳江市人民医院工作,正值医院重症医学科缺人,她毅然选择了这一任务重、责任大、又忙又累的科室,一干就是20个年头。重症监护室的患者病情危重,周敦荣在他们身边细致观测、全心救治。“我是一名党员,工作就应该做得比别人好。”她把入党誓词落实到工作中、行动上。
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有着24年党龄、30多年从医经验“医疗老兵”周敦荣再度选择逆向而行,奋战在抗疫第一线。作为市人民医院综合病区临时党支部书记,周敦荣身先士卒,带领团队奋战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最前线。
2020年1月23日,3名疑似新冠肺炎患者(后确诊)紧急送院,周敦荣几乎通宵未眠。第二天是除夕,她临危受命,调任专门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综合病区主任,之后43天,她平均每天睡眠不足5小时,一直坚守在病区。
新冠患者中有一对年过六旬的夫妻,2月8日晚11时,妻子刘女士病情恶化,让整个医疗骨干团队陷入了紧张的氛围中。刘女士部分指标有进行气管插管、做有创机械通气的指征。周敦荣和专家组共同商议过后表示认为,插管治疗可以暂时缓解症状,但刘女士有低血压病史,这会增加细菌感染和引发并发症的风险。周敦荣和其他专家一致认为,当时刘女士神志较为清醒,可以自主进食,没有出现其他脏器功能损害,插管势必会增加病人痛苦、增加细菌感染风险。经过综合考虑,专家组一致决定不插管。
同时,她要求大家更加精心守护,自己也常在患者床边仔细观察。她发现患者趴着时,或震动排痰、咳嗽后血氧会上升,就让患者尽量保持趴着的体态,并叮嘱值班医护做好相关护理。经过精心治疗和照顾,这对夫妻患者的病情逐渐向好,治愈出院。
“穿上白大褂,就要担起这份责任,不断加强学习。”工作之余,周敦荣将大部分时间用在学习上,仔细研读重症医学书籍、关注重症医疗新观点、新技术。10多年来,周敦荣主持或参与市级科研立项5项,发表论文近10篇,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逐渐成为我市重症医学的带头人。
周敦荣每周都要组织一次科室集体学习,同时,她每周还会抽空进行业务大讲课,每月开展一次理论、技能测试,把所学传授给年轻一代,在交流中不断提升科室的整体业务水平。她倾力把自己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传授给年轻人,鼓励他们加强锻炼,快速成长。
周敦荣厚德行医,处处为患者着想,是患者眼里的好医生;她身体力行,毫无保留地耐心施教,是年轻同事心中的好老师。在周敦荣的带领下,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团结协作、钻研业务蔚然成风,成为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广东医科大学重点专科,更是地区重症救治的标兵科室和医学高地。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