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理论征文选登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在青少年群体中扎扎实实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促进他们知史爱党,是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是培养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迫切要求,是推动中国持续发展的崇高使命。
如何加强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推动青少年学党史入心入脑,取得实效呢?笔者认为,这要结合青少年的年龄个性特征,结合学习生活实际,把青少年的党史学习教育与思政课程相融合,与校园文化融合,与社会实践相融合,以共产党人筚路蓝缕的艰苦奋斗鼓舞青少年,用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的拼搏进取精神浸润青少年的心田,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一、融合思政课程,引领青少年学党史入心入脑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思政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引领少年儿童学好党史,首先应充分利用思政课程,在思政课教学中强化“四史”教育特别是党史教育。
(一)发挥头雁效应,党组织书记、校长上好思政课。校长要通过开学第一课、国旗下的讲话等形式,精心备课,围绕一个主题组织讲话内容,有层次、有针对性地开讲,力争给学生上好生动而深刻的思政课,引导青少年领悟党史的精神内涵。可以《学百年党史,做时代新人》《知党史 听党话 跟党走》《学好党史 传承红色基因》等为主题,概括党的历史阶段或讲述党的一个小故事,勉励少年儿童珍惜当下,爱党爱国。
(二)教师紧扣教材,引导青少年学懂学深党史。义务教学阶段思政课程教科书《道德与法治》,就选编了党史内容在里面。如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就包含有《不甘屈辱奋勇抗争》《推翻帝制民族觉醒》《中国有了共产党》《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富起来到强起来》等篇目,可以很好地引导青少年领悟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了解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的创建过程、懂得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了解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历史背景、经过以及工农红军长征的伟大历史意义,体会中国共产党人不怕牺牲、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等等。
教学这些课程,教师要在课堂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课本插图以及自选图片等,组织青少年阅读文字图片资料,朗诵烈士诗篇、家书、名言,讨论交流,书写感想,课后查阅党的故事等,多角度多形式多维度深入理解历史事件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与影响,领悟党的百年风雨征程。
(三)依托本土资源,讲好红色校本课程。本土革命故事,是我们身边的党史,是家门口的党史,学习起来最容易给人真实感、亲切感。在思政课上,引领青少年追忆阳江围歼战的斗争史,讲述敖昌骙、谭作舟、陈必灿、王德符等本土英雄人物故事,铁骨铮铮的主人公就是我们的家乡人,曾生活在我们生长的地方,甚至是我们的同乡人、同根祖先,这不是遥远虚幻的,能带给青少年真真切切的嵌入感,英雄的形象更容易变得鲜活具象,更能带给他们心灵的震撼,激发他们持久的铭刻于心的崇敬,从而达到党史育人的良好效果,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入脑入心。
二、融合校园文化,促进青少年学党史见活见新
我们要积极在校园营造学党史的浓郁氛围,追求形式灵活、内容扎实、载体丰富,避免形式僵化、内容沉闷、载体单一,以全方位“浸润式”,延伸广度,深化内涵,让青少年在活动中学党史,在比赛中领悟革命信仰,在践行中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
(一)坚持以党建带团建、党建带队建,开展好党史主题活动。结合“五四”青年节、“六一”儿童节等节日,开展专题团日、队日系列活动,围绕《学党史汲力量 争做奋进青年》《学党史感党恩 做社会主义接班人》等主题,开展专题讲座,讲授团(队)历史、学习团(队)知识,引领理解创建组织的艰辛历程和重大意义,青少年爱中国共产党、爱共青团、爱先锋队。
(二)坚持丰富载体,搭设适合青少年学党史的平台。坚持以人为本,以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系列活动。各中小学深入开展党的故事我来讲、唱革命歌曲、诵读革命烈士家书(爱国诗篇)、画英雄人物、开主题班会、创作表演红色话剧、班级革命大合唱比赛等活动,引领青少年在活动中领悟革命烈士的心路历程,感悟崇高的共产主义信仰,让革命薪火代代相传。如阳江市中小学生“学好百年党史 传承红色基因”专题演讲比赛,经过班级、学校、县(市、区)层层选拔,参赛选手在全市比赛的舞台上,用炽热的情感、鲜活的事例、铿锵有力的语言,真诚地讲述了一个个革命故事、历史事件以及涌现出来的革命烈士、英雄人物、先进模范的事迹,讴歌了党在百年历程中取得的丰功伟绩,抒发了对党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倾诉了永远听党话、跟党走的坚定信心和决心。比赛全程直播录播,面向社会广大听众呈现,全市广大中小学生通过聆听一位位演讲者的精彩演绎,如同进入了一个党史学习的大课堂,跟随演讲者感受百年恢宏党史,感受一代代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感受新中国的强大与新生活的美好,深深触动灵魂,激发少年儿童的爱国爱党之情、强国报国之志。
(三)坚持以环境育人,营造浓郁的学党史校园文化氛围。秉持以党史育人、以文化育人的理念,创建良好的党史学习氛围,让青少年汲取前进的力量。在校园里构建强大的宣传阵地,通过搭建党史学习长廊(宣传专栏)、班级板报、校园广播讲党史播放革命歌曲、电子滚动屏幕宣传党史、公众号推送党史知识等形式,让响亮的革命歌曲在校园流淌,培育师生爱国爱党情怀,宣传栏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给学生全身心的革命精神熏陶。
三、融合社会实践,推动青少年学党史走深走实
(一)利用红色本土资源开展实地研学。利用清明节、建党节、国庆节等重要时间节点和重大纪念活动,按照就近就便原则,通过祭扫烈士陵墓、瞻仰革命遗迹、参观党史主题展览、参观学校旧址等方式,以本地革命实物、实景、实例、实事为载体,搭建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的体验式优质课堂,让他们现场看一看历史图片、摸一摸革命文物、读一读革命资料,在与历史事件、革命人物、革命精神的对话中,不断进行触及思想、深入灵魂的感悟,实现心灵的震撼和精神的蜕变,厚植爱党爱国情怀。
(二)开展党史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可以组织徒步研学,让孩子们体会红军长征之艰难;可以组织志愿服务,让青少年开展献爱心帮扶实践、义卖等活动,积极践行我是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初心使命;可以开展“永远跟党走”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通过基层走访、民间调查等方式,切身体验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实践者。
事实证明,这种动手、动口、动脑相结合的实践式红色课堂,比传统的课本学习更能激发孩子们的兴趣、打动孩子们的心灵。
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要融入日常,注重实效,形成长效机制,凸显广度、深度和高度,力争引领青少年把辉煌党史与美好未来无缝连接,把先辈的艰苦奋斗与当代的奋发进取无缝连接,把党的优良传统与赓续革命精神血脉无缝连接。
(作者单位:市教育局)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