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购买的临期食品。

临期食品,是不是你的“心头好”?
2024-12-17 来源:阳江日报

市民购买的临期食品。

打折出售的临期食品。

特价剩菜、夜折超市、清仓零食……“临期商品——不是过期商品!”近期,价格低、折扣大的临期商品成了一些市民的“心头好”。随着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与性价比的双重关注,临期食品正逐渐从被忽视的角落走向消费前台,成为众多家庭购物车中的新宠。临期食品,即接近保质期限但尚未过期的食品,因其价格实惠且品质依然有保障,正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近日,笔者进行了走访调查。

■ 文/图 林娜娇

临期食品市场规模逐年增长

“正价5元多的元气森林,这里只要3.9元,19.9元就能买到大容量的燕麦奶,还有各种进口特色零食,均价在4元左右。”很多消费者比喻嗨特购、好特卖等临期食品店就像“便宜的宜家”,让人在质量和价格上有双重期待。根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临期食品行业市场规模约为337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5.97%。预计行业保持近6%的增长率,2025年临期食品市场规模将达401亿元。

笔者在走访中发现,在市区各大超市和折扣店,临期食品被摆放在显眼的位置,吸引着消费者的目光。这些商品通常有着醒目的“打折”“促销”标签,价格相较于正价商品有着不小的优惠。例如,原价8元的薯片可能只需3.5元,而保质期还有4个月;原价32元的咖啡可能降至5.8元,保质期还剩5个月。消费者们纷纷驻足挑选,享受着这份来自“时间的馈赠”。

市区东风三路一专门售卖临期食品的折扣店人流如织,该店铺商品种类丰富,从零食、饮料到日用品等一应俱全。消费者梁女士在该店铺购买了59元的临期零食,她说:“临期食品价格优惠,品质还有保障,只要在保质期内食用就可以了,何乐而不为?”该店主则表示,对于商家而言,快速清空临期食品,可以减少食物因过期而造成浪费,降低耗损;对于消费者来说,可以买到价格更低的商品。店铺的临期食品销量不错,主要的消费群体以年轻人为主。

除线下店铺外,线上平台也是临期食品热销的重要战场。某消费平台直播间里,主播们通过生动的介绍和现场试吃体验,向消费者展示临期食品的品质。在这里,消费者们不仅可以享受到优惠的价格,还能感受到购物的乐趣和互动的氛围。

“性价比”捧起来的临期食品

临期食品为何受欢迎?消费者对于临期食品的接受度日益提高,这背后既是对食品安全知识的普及,也是对性价比的追求。在采访中,许多消费者表示,在确认食品未过期且保存条件良好的情况下,选择临期食品既能满足味蕾需求,又能节省开支,是一种理性且环保的消费方式。

同时,商家也在积极适应这一市场变化,通过优化库存管理、加强临期食品促销力度等方式,提升临期食品的周转率和消费者满意度。一些商家还通过线上直播、社群营销等新型销售模式,拓宽临期食品的销售渠道,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在市区石湾北路一家生鲜超市内,各类生鲜琳琅满目。晚上8时多,超市内就挤满了人,促销的吆喝声响成一片。“我们一般晚上8时开始打折,大部分商品价格优惠超一半,越晚折扣就越大,直到卖完为止,第二天全部进新货。”店内工作人员表示,除过来现场购买的消费者外,也有不少消费者在微信留言,以线上购买的方式选购心水的产品,这种“薅羊毛”的消费方式使得店铺的商品每天几乎售罄。

据了解,临期食品通常指即将到达保质期,且未超过保质期的预包装食品。现在国内并没有明确统一的国家标准来定义临期食品的“临期”,目前可供参考的定义来自2021年6月发布的《预包装临期食品流通指南》(征求意见稿)。

正常情况下,购买临期食品是安全的。但《反食品浪费法》规定,超市、商场等食品经营者应当对临近保质期的食品分类管理,作特别标识或者集中陈列出售。即商家不能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把临期食品卖给消费者,只能在告知消费者的情况下销售。笔者走访的商超或临期食品店铺中,售卖的临期食品均符合《反食品浪费法》的相关规定。

选购临期食品“捡漏”也要安全

“临期食品市场的健康发展离不开相关部门的积极参与。”市消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为确保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和食品安全,相关部门应不断加强临期食品的监管力度,要求商家在销售临期食品时必须明确标注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同时加大对商家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为消费者营造一个安全、放心的购物环境。

如何挑选临期商品?“临期商品并不是过期的商品,口感区别不大,虽然临期商品的价格更便宜,但临期食品的选购也需讲究方式方法。”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食物保质期是根据食物中有害微生物的滋生速度而制定的。如果食品本身没有滋生有害微生物,那么保质期就可以很长。临期食品中,部分冷藏食材的包装和储藏条件很重要,这关系到食品安全问题。因此,尽量选择大品牌、口碑好的商家,同时要注意留存消费凭证,出现消费争议后可以维权。

该负责人建议,选购临期食品时要检查食品的颜色、气味,避免选择外观异常、变色、发霉或有异味的食品;检查包装,确保食品包装完整无破损、变形或渗漏;尽量选择水分含量低、微生物不易生长或生长速度慢的食品,并注意查看保质期。同时,要注意理性消费,避免因折扣和低价大量购买临期食品,以免造成浪费。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
点击右上角打开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分享给朋友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