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之阳江市,汉为高凉县属合浦郡,唐宋置春州和(南)恩州,明清以阳春县和阳江县隶肇庆府。

为漠阳历史文化增添一抹亮色

□ 段雪玉

2024-08-16 来源:阳江日报

今日之阳江市,汉为高凉县属合浦郡,唐宋置春州和(南)恩州,明清以阳春县和阳江县隶肇庆府。境内有漠阳江,源自阳春县西北,南流经阳江县归入海,是阳江母亲河,是故漠阳人成了阳江人的爱称,也塑造了历史悠久的漠阳文化。

自秦汉经略岭南,阳江与中原汉文化有了更多的碰撞交融。高凉古城地当孔道, 俚人渠帅与郡县长官共同治理,俚汉逐渐融合。迄至唐宋,州县建置愈益细密,恩州为广州至勤、春、高、潘等州路所必经,当五州之要路,驿传发达。广陵(今扬州)、会稽(今苏州)商人驾海船而至,故此地不乏江南吴越所产之物。

东晋以降名宦、谪宦莅临,阳江人文蔚起,蛮夷之区一变而为海滨邹鲁。宋代阳春县有韦君载、阳江县有曾跃鳞首登进士,自此阳江肇启文化。明清至民国阳江文武雄才济济。创作《红楼复梦》的陈少海、爱国诗人许南英,晚清跟随林则徐抗英立下赫赫战功的名将李贤,中共隐蔽战线的勇士郑家康等等,这些人物事迹都在阳江文史爱好者、诗人陈计会先生笔下生动呈献。计会先生独辟蹊径,发前人未发之覆,走访进士、探花故里,查勘驿站、古城遗址,钩沉方志史籍,为漠阳历史文化增添一抹亮色。

我与计会先生相识于数年前,由衷赞叹他对阳江山水的热爱,既勤于诗歌创作, 又孜孜不倦地探索阳江山川之灵淑,风俗之淳饶,文献之遗留,漠阳历史文化得以发扬光大,何其幸哉!

(本文为《漠阳访古》之序言,题目为编者所加)

作者简介:段雪玉,女,1971年5月生,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在《中国经济史研究》《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等学术刊物发表多篇论文,主持“华南盐场社会的历史人类学研究”“历代阳江阳春县志点校”等科研项目,出版《淡水场:广东大亚湾盐业历史调研集》等书。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
点击右上角打开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分享给朋友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