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世代年轻人的“谷子经济”最近成为投资市场的新风口。
多家券商发布了“谷子经济”相关研报,其认为,“谷圈文化”的崛起,已经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新消费力量,未来将撑起千亿规模市场。但投资人士也提醒,要防止部分个股短期涨幅过大的回调风险,近期市场热点轮动迅速,追高热点容易被套。
“谷子经济”概念股火爆
近期,新消费领域的“谷子经济”引发市场关注。11月25日,A股市场多只“谷子经济”概念股走强。比如广博股份、实丰文化均出现一字涨停,都实现了四连板。
还有,星辉娱乐、华立科技等个股出现20CM涨停。奥飞娱乐出现10CM涨停;另外,德艺文创、柏星龙等相关概念股也出现大涨。
在港股市场上,泡泡玛特已经出现五连涨。
受个股上涨的带动,游戏动漫ETF、影视ETF等多只相关ETF最近涨幅也比较大。
那么,到底什么是“谷子经济”呢?
“谷子”来自二次元文化,其是基于漫画、动画、游戏、偶像、特摄等内容IP(知识产权)而衍生出来的周边商品,谐音英文单词“Goods”(商品),包括徽章、海报、卡片、挂件、立牌、手办、娃娃等。
近年来谷圈文化逐步崛起,以Z世代为主,已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消费力量。浙商证券表示,根据IP来源,常见的可分为国谷、日谷;根据价格,通常分为普谷、湖景谷和海景谷(价格依次递增);根据品类和材质,可分为“吧唧”(徽章)、公仔、亚克力、纸制品、谷美等。其中,“吧唧”作为“吃谷”首选,增长非常快速,例如米哈游的《原神》“吧唧”,仅天猫原神旗舰店就有多款产品的销量在10万甚至30万件以上,单店的“吧唧”销量超500万件。
申万宏源证券认为,谷子和潮玩均属于精神消费品,为消费者带来悦己、收藏、社交、交易等价值。谷子行业2022年崛起,2023年爆发。根据灼识咨询,预计2026年二次元周边衍生产业市场规模1600亿元,其中商品授权占到1300亿元。
德邦证券表示,二次元渗透+消费能力提升驱动“谷子经济”市场规模扩大。根据艾瑞数据,我国二次元及其衍生市场于2023年达到2219亿元,其中,周边及衍生市场1024亿元,二次元市场已经从内容产业环节拉动,转向了内容产业和周边衍生产业双向拉动。未来受益于优秀国产动画、手游等快速发展,泛二次元用户仍在增长,内容力为二次元经济的底层核心逻辑。同时,由于该类潮玩作为非刚需品类弹性较大,未来随着人均消费力提升+IP吸引力增强,消费单价或将保持更强的增长弹性。
但也有沪上一位私募投资人士称,近年来新的消费趋势的崛起值得关注,新消费领域的投资机会层出不穷,但投资者在参与的时候更需要关注相关上市公司的基本面、业务发展情况等,防范短期概念炒作带来的投资风险。
部分券商看好“谷子经济”增长前景
近期部分券商专门发表相关研报谈“谷子经济”,其看好未来“谷子经济”的市场份额增长,将为激发线下消费活力做出贡献。
浙商证券认为,谷子经济为老商场注入新活力,今年前三季度,被称为“国内首座聚焦次元文化的商业体”的百联ZX创趣场销售收入同比上涨84%,客流量同比上涨约40%,再次彰显谷子经济的潜力。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一二线城市的超60个核心商圈都在陆续打造二次元消费城市地标,据36氪统计,除了上海领跑以外,北京的“吃谷”地至少220家,广州和深圳两市合计谷店近300家,成都市、重庆市、武汉市、郑州市、西安市、南京市、杭州市分别拥有谷子店超过170家、140家、120家、100家、80家、80家、90家。
德邦证券表示,随着二次元及其衍生经济的快速发展,“谷子”作为新兴概念走入了年轻消费群体,“谷子经济”以其背后的IP授权与运营能力为根本,以供应链能力为保障,以渠道为消费者触达关键,建议关注具备全产业链能力、旗下IP快速传播的龙头标的。“当前二次元衍生品市场集中度较低,具备供应商议价能力较弱、消费者议价能力较强、现有竞争者数量较大、利润较高且产品技术门槛不高等特点,因此潜在进入者较多、替代品风险一般,因此市场竞争较为激烈。”
浙商证券称,当前“谷子经济”处在拼渠道的阶段,拥有广泛零售渠道的公司或品牌有望在初期阶段享受行业贝塔。中长期来看,核心竞争力将回归产品开发及选品能力,最终落脚到差异化的产品供给。
据《中国基金报》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