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有关部门下刮骨疗毒的决心,才有望刹住回扣歪风。

医生自曝吃回扣被指精神病的背后
2019-05-23 来源:阳江新闻网

叶祝颐

海南万宁市和乐中心卫生院一名医生,举报自己和其他医生收药商回扣一事引发关注。5月22日,涉事医院院长唐敏继回应,举报内容不实,该医生是个精神病患者,做事情极端。对此,举报医生华生予以反驳,自己仅仅是因为失眠入院调理过,并不是得了什么精神分裂症,如果患有精神疾病,怎么可能在医院出诊。22日,万宁市卫健委组成的调查组已经进入和乐中心卫生院,对“医生收取回扣”一事展开深入调查。(5月22日《新京报》)

医生收回扣的问题频繁曝光,让人忧心。尽管院长声称举报者是精神病人,但是院长安排精神病人坐诊看病,岂不更滑稽?目前,当地卫健部门已经介入调查。值得追问的是,医生收取回扣的事件屡屡曝光,民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如何消解?

回扣歪风刹不住,药品价格下不去,医改政策的惠民灵魂恐怕也会被掏空。但是,无论是自曝收回扣的医生,还是处于弱势地位的患者,指望他们打破回扣潜规则,并不现实。卫健部门与纪检部门动真格查处曝光出来的回扣案例,依法追究相关人员法律责任无疑很有必要。但是,在笔者看来,净化医疗行业环境,把医药回扣由曝光查处推向制度防范的前台,才是回扣问题的解决之道。

曾有50多家药企老板联名指出,高药价的根子在医院以药养医,建议改革体制弊端。医院以药养医是事实,但是从医生自曝吃回扣被指精神病人的残酷现实来看,药价虚高显然不仅是以药养医的责任。医药回扣已成了潜规则,厂家、药商、招标人员、医生之间已经结成了顽固的利益同盟。在利益同盟的作用下,“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即便查处几个被曝光的吃回扣蛀虫,也难以掀翻回扣潜规则。

尽管中央加大了商业贿赂治理力度,但是只要药价虚高的土壤仍然存在,利益集团就不会主动放弃利益。在笔者看来,回扣问题一再曝光,说明治理医疗商业贿赂的措施不够硬,还需强化问责与执法,提高商业贿赂的违法成本,让违法者得不偿失。

从长远来看,问责商业贿赂,只是马后炮式的追究措施,治理医疗行业暴利的关口还应前移,实现打防并举,从源头上堵住高药价的漏洞。鉴于医疗卫生行业回扣成风的现实,国家在加大医疗投入的同时,要完善配套措施,在理顺药品定价体制,全面推广带量采购制度,减少药品流通环节,加强监管方面下功夫,避免医药蛀虫吞噬百姓利益。一方面,相关部门要压缩药品审批定价权力空间,另一方面,要铲除流通环节腐败,狠刹回扣歪风,挤干药价水分。只有有关部门下刮骨疗毒的决心,才有望刹住回扣歪风。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
点击右上角打开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分享给朋友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