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阳东区城区面貌日新月异。
7月1日,随着江湛铁路的开通,阳东区正式迈入了高铁时代。近年来,阳东区按照“南拓东融、海陆联动、绿色崛起”的发展思路,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区域经济发展提速,群众幸福感进一步提升。
百业兴旺,交通先行。乘着江湛铁路开通的东风,阳东区将大踏步跨入与粤港澳大湾区“同城时代”,积极贯通经济“动脉”,发挥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优势,开启富美阳东建设新征程,争当“以海兴市、绿色发展”排头兵。
新起点 构建“陆海空”一体快速交通网

江湛铁路阳东站启用,吸引各方游客。

改造后的始兴路让出行变得更便捷舒心。
当动车沿着江湛铁路快速驶往粤西地区,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阳东区。阳东紧邻珠三角,是粤西地区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桥头堡,有着独特的地理优势。为迎接高铁时代的到来,该区精心统筹,坚持把交通建设作为积极参与大海陵湾沿海经济带建设、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先行工程来抓,积极谋划“陆海空”一体快速交通网。
江湛铁路阳东段途经阳东区那龙、合山、北惯、大沟、雅韶等镇,全长34公里铁路建设,阳东站房5000平方米,设2站台4条到发线以及基本站台、中间站台各1座,阳东站进站道路全长2.7公里。自2014年11月江湛铁路动工以来,阳东区抢抓机遇,积极做好征地拆迁工作,统筹推进阳江站站房及周边基础设施工作。在工程建设者的日夜奋战和阳东人民的积极配合下,如今的阳东站,作为粤西地区第一个迎宾窗口,向各地游客展示着阳东新形象。
以江湛铁路阳东站为中心,阳东区着力推动“八路四贯通”的路网规划建设。重点加快G325线阳东段改线工程和S297线合山至大沟段建设步伐,动工建设沈海高速扩建阳东段,同时,抓紧做好S276线东平良洞至大沟红旗段、广东滨海旅游公路东平至雅韶段前期工作,谋划开通西部沿海高速新洲出口,着力构建内畅外联、高效便捷的综合交通体系,争创阳东交通区位新优势。合山机场的改扩建项目扎实推进,其中一期已于去年底全面投入使用,固定驻场在合山机场作主运营基地的通航单位也发展至7家。今年4月,合山机场与中航油珠海公司签订了航油供应合作协议,标志着合山机场的运行保障能力上了一个新台阶。

阳东区新能源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阳东区山海兼优,旅游资源丰富。
进入高铁时代,江湛铁路与现有的高速公路、国道、机场等共同构成阳东区“陆海空”一体快速交通网,进一步改善区域交通结构,大大拉近了阳东与珠三角发达地区的时空距离,并将极大地推进全市“东进、联网、立体”交通体系建设。
新机遇 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添动力
“高铁红利”的到来,大大改变人们生活方式,有利于促进与珠三角、港澳等地区人员、物资交流,必将有力带动阳东区经济发展。
阳东区委书记冯富基指出,江湛铁路建成通车,不仅为阳东人民群众提供了更加便捷优质高效的出行方式,也为该区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了重要契机和强大动力。阳东将抢抓新机遇,充分发挥江湛铁路优势,放大阳东站场带动效应,搞好与珠三角地区的产业对接融合,吸引更多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资源向阳东聚集。把江湛铁路阳东站场作为今后几年城镇化发展的重中之重,谋好篇、布好局,着力打造全市交通综合枢纽、区域游客集散中心、物流中心、商业中心,拉动阳东区经济社会持续高质量发展。
◎着力构建特色产业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莲藕节已成为阳东区一张旅游文化名片。

江湛铁路阳东站。
为了解决粤东西北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提出了以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为重点,加快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市委七届六次全会提出,要以更大力度发展沿海产业,在构建特色产业体系上求突破。阳东区毗邻珠三角,在沿海经济带建设中具有承东启西的独特优势,随着江湛铁路的开通,迎来了产业加快发展的新机遇。
工业是阳东经济发展的主引擎。该区以珠海(阳江万象)产业转移工业园区作为工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充分利用合作共建机遇,联手珠海市、金湾区加快做好筑巢引凤工作,推动园区建设走上新台阶。今年重点推进新工业大道(西段)升级改造工程10月建成并投入使用,力争五金刀剪通用厂房(二期)年底完成主体工程,推动赤城三路工程、万象园兴平五路以北89万平方米和兴平四路以北22万平方米地块平土工程、污水处理厂出水专用管道工程、赤城西路工程等合作共建项目在年内动工建设,争取赤城五路西片区防洪排水渠工程、兴平四路工程、兴平六路工程、广东阳东经济开发区污水管网建设工程等4个项目尽快动工。
去年以来,阳东区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的部署要求,通过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做优政务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培育壮大骨干企业,实现华正能、依黛丽等一批优质大项目顺利落户上马建设,金辉刀剪、十八子、木森等传统优势产业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在进一步做大做强五金刀剪、木器加工、服装、食品等传统优势产业,发展壮大核电、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产业的同时,去年末今年初又先后两批次引进珠三角66家紧固件企业落户阳东,紧固件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接下来,阳东区将全力做好用地保障工作,推动企业项目尽快上马建设,形成园区发展新热潮,进一步壮大阳东工业实力。
◎加快向南向海发展,促进城区扩容提质
阳东区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以海兴市、绿色发展”的战略部署,大力实施“南拓东融、海陆联动、绿色崛起”发展新思路,推动城区向南向海发展。其中,阳东城区向南向海主要抓好滨河片区、广雅片区和雅韶片区三个片区建设,重点抓好滨河片区建设。阳东区着力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江台公路南延伸线、滨河路、两江四岸阳东段、滨河公园、南华路等5个重点项目正在扎实推进。通过这些项目建设,进一步拉大阳东城市发展大框架,为建设富美阳东打下坚实的基础。
阳东区还将突出抓好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巩固提升创卫成果、加强城市常态化管理、开展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等工作,着力抓好国家级寿长河红树林湿地公园、紫罗山省级森林公园、竹篙山森林公园、滨河公园、尖山郊野公园、东平特色森林小镇等项目规划建设,推进城市管理向精细化、智能化转变,提高城市品质,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深入推进全域旅游开发,擦亮阳东旅游新名片
高铁开通,有力促进铁路沿线的“同城化”,让整个区域联接更加紧密。阳东区是粤西对接珠三角最近先行区域,江湛铁路开通,将使两个经济区核心城市的游客到达阳东的时间大大缩短,为阳东输送巨大客流。
阳东区是广东省旅游强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现拥有3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1个国家级湿地公园、1个广东省首批特色小镇创建示范点。随着江湛铁路的开通,阳东区旅游业迎来了加快发展的新机遇。接下来,阳东区将深入推进全域旅游开发,扎实开展旅游环境整治工作,继续抓好旅游“厕所革命”,推动现有景区景点建设提档升级,大力推进省级的阳东新洲地热小镇、东平滨海旅游综合开发、希尔顿欢朋(中国)酒店等项目建设,展示阳东旅游新形象。特别是阳东站所在地合山镇,拥有独特的温泉资源、东湖风光,将充分利用高铁站、机场等资源优势,打造特色航空小镇,市民搭乘江湛铁路感受高铁速度后,还可以近距离“享受”航空驾驶乐趣。
阳东区将以江湛铁路开通契机,大力拓宽旅游市场,加强旅游宣传推介,策划特色精品旅游线路,进一步增强阳东旅游吸引力,推动“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跨越。
新展望
全面优化阳东发展环境
凡大事要事,必做于细,必成于实。接下来,阳东区将继续以“项目落实年”为抓手,集中用力、久久为功,扎扎实实地把争当“以海兴市、绿色发展”排头兵等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全面优化阳东发展环境,以新担当新作为,服务阳江高质量发展。
坚持党要管党,切实担负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结合“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工作,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夯实筑牢基层党建基础,为阳东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以乡村振兴战略引领城乡融合发展,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推动乡村振兴工作开好头起好步。力争用3年时间推动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优化阳东发展环境。继续办好十件民生实事,解决好群众关注的教育、就业、医疗等方面的重点难点问题,切实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抓好沈海高速阳东段扩建工程、G325线阳东段改线工程和广东滨海旅游公路阳东段等项目建设,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落实省、市“实体经济十条”,努力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营商环境。
■ 文字/费先霞 苏 筹 任汝光
■ 图片/李向东 阳东区委宣传部
网友评论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