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教育局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推进普法

全市158所中小学校被认定为省级依法治校达标学校
2018-09-06 09:45:07 来源:阳江日报

省、市领导到市教育局检查法治建设工作根据《关于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的实施意见》要求,市教育局结合职能,认真贯彻落实“七五”普法规划,开展了“法治进校园”“模拟法庭”等一系列普法工作,获得了社会的肯定、家长的认可。全市教育系统有1所学校获“广东省文明校园”称号,158所中小学校被认定为省级依法治校达标学校,24所中小学校被认定为“广东省依法治校示范校”,42所中小学校被认定为广东省安全文明校园学校。■文/图 市教育局提供普法责任机制健全有效普法经费列入经费预算一是制定并向全市教育系统...

市教育局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推进普法

全市158所中小学校被认定为省级依法治校达标学校
阳江日报

省、市领导到市教育局检查法治建设工作

根据《关于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的实施意见》要求,市教育局结合职能,认真贯彻落实“七五”普法规划,开展了“法治进校园”“模拟法庭”等一系列普法工作,获得了社会的肯定、家长的认可。

全市教育系统有1所学校获 “广东省文明校园”称号,158所中小学校被认定为省级依法治校达标学校,24所中小学校被认定为“广东省依法治校示范校”,42所中小学校被认定为广东省安全文明校园学校。

■文/图 市教育局提供

普法责任机制健全有效

普法经费列入经费预算

一是制定并向全市教育系统印发《阳江市教育系统法治宣传教育的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全面明确中小学校幼儿园法治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主要任务、工作要求、方法途径、组织领导和保障等一系列问题。二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都成立普法宣传教育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市教育局成立了全市教育系统“七五”普法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组长由局主要领导担任,副组长和成员分别由局各分管领导及相关处室负责人担任。市教育局政教科为办事机构,具体负责学生日常普法工作,专人负责普法工作,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和电脑、照相机、打印机、扫描仪等办公设备。三是市教育局把普法经费列入经费预算,落到实处,专款专用,实报实销,使各项普法活动得以顺利开展。四是每年召开会议,将学生普法工作与德育工作、安全保卫工作一同研究,一起部署,并制定年度工作计划,确定重点推进事项,按要求做好年度工作总结。

帮扶帮教基地挂牌

落实学法用法推进教育系统法治建设

100%中小学校实现“一校一章程”依法治校

根据上级统一部署,市教育局组织局机关干部和教育系统党员干部参加学法、考法活动,开展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的宣传教育。通过学法、说法、考法等形式,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把各项工作纳入法治轨道,坚持依法执教、依法治校,扎实推进教育系统法治建设工作。

一是建立和完善了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和领导干部法治讲座制度,把领导干部学法情况作为干部考核、提拔、评先的重要依据之一;积极选送新提拔的干部参加有关部门举办的领导干部上岗前的法律知识培训。每年局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都集中安排时间学习法律法规知识,加强宪法、党章和党内法规学习。2016年至今,主要学习了《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民办教育促进法》《党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等多个法律法规。

二是完善公务员法律知识的培训、考试、考核机制,把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作为公务员职业准入的重要考核内容,纳入年度考评和晋升考核,把重大事项依法决策、依法履职和推进法治建设情况等纳入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三是按要求建立日常普法工作台账。市教育局普法宣传档案齐备,完善各类普法对象的学法考核登记制度,逐步推进领导干部、公职人员网上学法用法,建立学法日常考核管理制度,每年组织领导干部、公职人员年度学法考试。四是建立法律顾问制度。市教育局聘请了言必行律师事务所律师担任局的法律顾问,实施重大事项执行法律咨询机制,达到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同时,制定并印发了《关于建设全市中小学校法律顾问制度的工作方案》(阳教思〔2015〕7号),把建立学校法律顾问制度作为推进依法治校的重要措施,为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奠定基础。至今,我市有57%的中小学校建立了法律顾问制,100%中小学校实现“一校一章程”依法治校。

“法治进校园”知识宣传

创新开展普法活动

家长孩子共知晓普法教育

一是强化措施,推进依法治校全面化。市教育局积极进行依法治校工作的方案制定、活动组织、专家组建、检查督促等工作,扎实开展依法治校创建工作,落实“一校一章程”,建立学校法律顾问制度等。近3年,市教育局每年组织专家走进学校开展依法治校创建工作,成效显著。至今,我市已有158所中小学校被认定为省级依法治校达标学校,占我市中小学校的61%,其中100所中小学校被评为“阳江市依法治校示范校”,24所中小学校被评为“广东省依法治校示范校”。

二是点面结合,提升依法治校教育实效性。“点”就是自2014年起至今与红十字会、妇联、青商会、阳江日报社等部门建设农村留守儿童“圆梦之家”示范点项目,每年集资经费,开展学海明灯、家庭熏陶、心灵阳光、生命呵护、法治教育、结对帮扶等七项内容。其中心灵阳光、生命呵护和结对帮扶项目都涉及法治教育、安全保护和帮助特殊儿童远离恶习、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等方面,努力为农村留守儿童营造一个优良的成长和学习环境。至今开展各类活动达300多场次,惠及15000多名学生、3000多名留守儿童。“面”是联合检察院、司法局等开展“法治进校园”巡讲活动,组织法律专业人士和学校老师组成巡讲团,为全市所有中小学校的师生、家长开展法律讲座。坚持落实每学期开学第一周的“安全法治教育周”活动开展,重视“四个一”:一次预防青少年犯罪与被侵害案例宣传展板巡回展,一场亲子法治教育大讲堂,一次特殊青少年的摸底排查和跟踪教育,一次体验活动如交通红绿灯、我是普法员等。

农村留守儿童“圆梦之家”阳西县溪头镇中心小学法治讲座课堂

三是创新平台,开展依法治校活动系列化。

1.开展“模拟法庭”活动。今年5月份我局联合检察院在市一中开展“模拟法庭”活动,模拟法庭审理的是两名盗窃财物和持刀抢劫的未成年人,来自该校高二的10名学生身穿庭审制服,认真地“履行职责”,按照庭审流程,“审判长”镇静自若地主持庭审,“公诉人”义正言辞地指控与教育涉罪未成年人,“辩护人”沉着应对,控辩双方举证、质证、辩论,直至“被告人”真诚悔罪。学生在模拟各种角色的过程中,真实感受法庭的判决过程,深刻感受知法守法的重要性。

2.成立帮扶帮教基地。2017年至今,市教育局联合检察院建立阳江市实验学校、阳江市田家炳学校、阳江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和嵩山少林寺阳江武术学校等4个未成年人帮扶帮教基地。对具有严重不良行为的青少年进行专门观护教育,让符合条件的涉罪未成年人在考验期内以不公开涉罪事实的情况下进入基地学习,并组建帮扶帮教小组,由具有丰富教育经验、心理辅导经验的帮扶员对帮扶对象开展“一对一”的帮教,有针对性地教育转化涉罪未成年人。

3.开展图说法律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中,江城绝大部分中小学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长廊,图说法律,突出法治文明,创建法治文明校园。阳江市实验小学原创“未成年人保护教育法漫画图说”,生动、形象地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未成年人保护法》。

4.开展节日普法宣传活动。全市中小学均开展“4·15”国家安全教育日、“6·26”国际禁毒日、“12·4”国家宪法日等集中宣传活动,师生参与率、知晓率达到100%。在“12·4”国家宪法日宣传教育活动中,组织学生开展以宪法为核心的法治宣传教育和演讲活动,组织教师进行宪法主题征文活动,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宪法意识。近几年,我市中小学校学生中有6人次获得全省“学宪法讲宪法”演讲比赛二、三等奖,12人次获得广东省“我身边的法律故事”征文比赛一、二、三等奖。

5.利用平安校园管理开展普法安全宣传。市教育局根据国家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建设文件精神,结合省政府和省教育厅创建教育现代化的部署,立足于我市基础教育现状,采用顶层设计的方法,启动阳江市平安校园管理项目建设,着力打造技术先进、公平开放、资源丰富、安全可靠的基础教育大数据中心和教育公共服务平台,进行普法安全宣传,让全市中小学生家长和孩子一起,知晓学校普法安全教育。

普法工作成效明显

家校共管促孩子健康成长

教育系统人员学法、用法积极性高,效果显著。广大干部职工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法律意识、法律素质和法治观念明显增强,依法决策、依法办事、依法行政水平明显提高,投诉案件减少,没有发生行政诉讼案件。没有发生领导干部违法、重大违纪或不依法行政问题,班子成员、尤其是班子“一把手”经常自觉在大大小小的会议上告诫各级干部要依法行政、依法治校、依法办事。

单位实行政务公开,建立和完善了各种规章制度;单位工作人员,无论职务高低,无论年龄大小,都能树立依法办事观念;从来没有因本单位人员履行公务不公、不当而引发涉法上访事件和重大群体性闹事等恶劣事件;各类投诉案件明显减少,在市直教育系统内,党风、政风明显好转,违法违纪案件及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为零。

中小学校开展法治教育形式多样效果好。各地中小学校通过上法治教育主题班会课、法治知识竞赛、典型案例分析、对家长宣传普及法治教育等多种形式,把学生安全和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制度化、系统化、具体化,形成家校共管、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良好态势,我市在校学生违法犯罪率在千分之一以下。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

专题推广

点击右上角打开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分享给朋友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