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日报讯(记者/简梅芳
通讯员/陈进杜)28日上午,11岁女童静静(化名)随妈妈前来市人民医院乳腺科复诊。早在7月初,因发现左侧乳房长出了一个硬块,她到医院就诊,医生建议切除肿物,后经微创手术切除,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显示为乳腺导管原位癌,幸好及时发现,静静术后恢复良好。
静静的妈妈告诉记者,7月初静静称自己左侧乳房位置有一个硬块,但不痛不痒,她赶紧给女儿检查,一摸乳房一侧还真有一个如蚕豆般大小的肿物,于是赶紧带着女儿就医。市人民医院乳腺科主任陈计赏介绍,经乳腺彩超检查发现,静静左侧乳房9点钟距离乳头约2厘米处有一个12毫米×11毫米的实性低回声肿物结节,性质未明。考虑患儿年龄小,肿物相对较大、性质未明,同时有逐渐增大的趋向,陈计赏建议进行微创切除活检术。可没想到,术后病理报告结果显示为“左乳腺肿物考虑为低级别导管原位癌”,让医生和家属都大吃一惊。
“11岁女孩就患上乳腺癌,这是十分罕见的。”陈计赏介绍,根据相关数据显示,美国10岁至20岁年龄段发病的女性乳腺癌患者约占全部女性乳腺癌患者的0.01%,而该年龄段乳腺导管原位癌所占的比例更低,不到0.0005%。美国报道女性乳腺癌的最低发病年龄是10岁,目前静静是我市年龄最小的乳腺癌患者。
乳腺导管原位癌可演变为浸润性乳腺癌,浸润性乳腺癌需要大手术切除外加化疗和放疗等辅助治疗,乳腺原位癌可手术切除肿瘤病灶。幸好,静静所患的乳腺癌是原位癌,年龄小,乳房体积小,而乳腺肿物微创切除活检术中已基本切除了乳腺肿瘤病灶,因此不建议进行扩大切除术。为预防肿瘤复发,后期静静需定期复查,早发现早治疗。
陈计赏表示,女童或少女罹患乳腺癌的具体原因不明,但低龄乳腺癌的发病可能与遗传、子宫内或围产期内的不良事件、高脂肪高热量饮食、体力活动缺乏等有关。他提醒家长,女孩乳房内长肿物一般没有明显症状,重在早诊早治。一般女孩正常发育时,硬块出现在乳头和乳晕下方,若硬块在乳房其他位置出现,就可能是病变组织,家长应带孩子及时就诊。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