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辣喷香的麻婆豆腐
2018-08-22 10:41:40 来源:阳江日报

麻婆豆腐是四川的一道特色名菜,也是深受百姓喜爱的一味家常小菜。正宗的麻婆豆腐,色泽诱人,雪白细嫩的豆腐上、点缀着棕红色的牛肉末和油绿的青蒜苗,表面盖有一层红亮的辣椒油,具有麻、辣、烫、香、酥、嫩、鲜、活的独特风味,叫人称绝,争相品尝为快。读大学时就听成都的同学说起过麻婆豆腐,但一直没有机会品尝。近日,去美食之都成都旅游,与老同学会面,他尽地主之谊,热情邀请我到特色餐厅品尝当地的特色菜,我才有幸品尝到了这享誉海内外的麻婆豆腐。老同学说, 麻婆豆腐始创于清朝同治元年,成都北门外的万福桥边。当年的万福桥是...

鲜辣喷香的麻婆豆腐
阳江日报

麻婆豆腐是四川的一道特色名菜,也是深受百姓喜爱的一味家常小菜。正宗的麻婆豆腐,色泽诱人,雪白细嫩的豆腐上、点缀着棕红色的牛肉末和油绿的青蒜苗,表面盖有一层红亮的辣椒油,具有麻、辣、烫、香、酥、嫩、鲜、活的独特风味,叫人称绝,争相品尝为快。

读大学时就听成都的同学说起过麻婆豆腐,但一直没有机会品尝。近日,去美食之都成都旅游,与老同学会面,他尽地主之谊,热情邀请我到特色餐厅品尝当地的特色菜,我才有幸品尝到了这享誉海内外的麻婆豆腐。

老同学说, 麻婆豆腐始创于清朝同治元年,成都北门外的万福桥边。当年的万福桥是一座长60余米,宽3米,横跨府河的木结构风雨廊桥,终年商旅行人络绎不绝,热闹非凡,是开饭馆的好去处。精明能干的陈麻婆是一个麻面妇人,她瞅准了商机,与丈夫陈春富在万福桥头开设一家乡村饭店,为进出北门的顾客服务。一天,一位来万福桥歇脚的“油脚子”(贩油的脚夫)买来两块豆腐和一点牛肉,从自己的油篓子里舀上一勺菜油,请求陈麻婆代为加工。陈麻婆也乐于从命,收取一点加工费和柴火费。当香气四溢、颜色诱人的牛肉末烧豆腐端上饭桌时,其他“油脚子”也馋涎欲滴,纷纷买来豆腐和牛肉,并也舀上一勺子菜油请陈麻婆代为烹调成菜。因为油大火旺,豆腐雪白绵软,下锅不烂,牛肉又鲜又嫩,所以陈麻婆烧制的豆腐异常可口。大伙就着米饭狼吞虎咽,风卷残云般地将盘面收拾得干干净净,然后抹抹嘴,心满意足地上路了。从此,一传十,十传百,不但“油脚子”,后来连一些文人雅士、富商巨贾也慕名前来这里品尝陈麻婆烧制的豆腐了,麻婆豆腐由此扬名。清末代诗人冯家吉还写过一首《锦城竹枝词》说道这事:“麻婆陈氏尚传名,豆腐烘来味最精,万福桥边帘影动,合沽春酒醉先生。”

至今,陈氏后人经营的川菜招牌仍盛名不衰。后来,这道菜还漂洋过海传到了国外,从一味家常小菜一跃而登上大雅之堂,成了国际名菜。在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广受追捧。

新出锅的麻婆豆腐端上桌来,闻着就透出阵阵麻香。不要说吃了,单单是看上去就能让你垂涎三尺,白绿红相间,非常好看。早已饥肠辘辘的我迫不及待地伸箸一尝,吃在嘴里,麻辣鲜香,嫩滑可口。啊!那滋味真爽呀!从嘴里一直弥漫到心里,回味悠长,下饭啜酒都很过瘾。最让人称奇的是,寸长的蒜苗撒在豆腐中,根根直立,鲜嫩翠绿,仿佛刚从菜畦里采摘切碎,活灵活现,但夹之入口,又皆熟透,毫无生涩之感,令人回味无穷。

麻婆豆腐是用嫩豆腐、牛肉、干辣椒、花椒、郫县豆瓣酱等烧制而成,不仅下饭,而且还有丰富的营养价值,老同学告诉我,豆腐为补益清热养生食品,含动植物蛋白质、维生素及碳水化合物,具有温中益气的功效,经常食用此菜有利于清洁肠胃,对高血压、冠心病患者有健身防病的功效。

麻婆豆腐也可以自己回家做,烹制方法有一些独到之处。首先选择嫩豆腐,即以“石膏”做凝固剂而成的豆腐,其特点是洁白软嫩、口感清香,柔软而有筋丝,这样成菜后的豆腐才会形整不烂,色调和谐。其次是花椒要用汉源贡椒,风干炒香后擂成细末,麻味醇正,沁人心脾。豆瓣要用郫县豆瓣,或自己用大红袍油椒制作豆瓣。最后在肉类方面,用牛肉而非猪肉,尤以无筋净瘦的黄牛肉为佳,炒牛肉粒时要用菜油,且菜油的用量须大,这样红油浮面后,包裹着豆腐,保持了它的烫度。临起锅时用水淀粉勾上一点芡汁,既能让调料更好地附着于豆腐之上,又突出了鲜、烫的特色,给人以美好的享受。

钟  芳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

专题推广

点击右上角打开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分享给朋友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