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西县织篢镇鸡乸村推进社会主义新渔村建设纪实

渔歌唱晚 踏浪寻梦

——阳西县织篢镇鸡乸村推进社会主义新渔村建设纪实

2020-05-28 来源:阳江日报

环境优美的鸡乸村。 阳西新闻中心供图

来源/阳江日报 记者/黄仁兴   费先霞

通讯员/何婉苑

夏日时节,阳光灿烂。5月26日,记者驱车来到阳西县织篢镇鸡乸村,这里远山如黛,海晏河清,粉墙黛瓦的小别墅错落有致,宽阔的硬底化道路旁,庭院民舍绿树环绕,文化广场干净整洁,一幅水天一色、宁静安然的渔村画卷尽收眼底!

为打好全省“乡村振兴大擂台”,阳江优选了几条美丽的乡村,作为打擂台的“选手”,其中就有鸡乸村。这条有着300多年历史的美丽小渔村,如何利用靠海优势和传承厚重的优秀传统文化,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全国文明村、广东名村?记者实地探访了其蝶变背后的故事。

择地而居  文脉流长

鸡乸村是织镇谷围村的一条纯渔业自然村,地处织河尖山嘴出海口南岸,距阳西县城10公里,有一个天然避风港。村子始建于明正德年间(公元1517年),林氏先祖君前和君业两兄弟从平冈镇石柱村乘帆船到此游玩,见这里土地肥沃,景色宜人,便就此定居。因村的后面有一座形如母鸡状的山岭,为图子孙万代村兴族旺,故取村名为鸡乸村。后又有陈、阮、沙、吴、梁、谭几姓迁入该村,成为一条多姓氏的村庄。

鸡乸村在上个世纪70年代前是一条半渔半农自然村,村民们靠耕田种地和浅海捕捞为生。据今年60岁的村民林振如介绍,以前该村村容破败、生活相对比较贫穷落后。渔民出海没船,耕种却因人均耕地少而收入不高。尽管贫穷,但村民十分重视文化教育,讲求和睦相处,诚信互助。

改革开放后,鸡乸村在“船王”林进栈和村党支部一班领头羊的带领下,发挥近海优势,走上了共同富裕之路,村子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随着海洋渔业产业的发展,鸡乸村目前有渔船111艘,总功率4.6万千瓦,年海捕产量达2.6万吨,产值1.85亿元,年纯利润3880万元,人均纯收入达13万元。有12户年纯收入超过100万元,有20户固定资产超过500万元,被誉为全省最富的渔村之一,成为阳江市乃至广东省农村实现共同富裕的一面旗帜。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该村致力于新农村建设,强化生态保护,不断提升村庄文化品位,同时发展渔家风情旅游业,成为人人向往的风韵渔村。近几年,该村累计投入1000万元建成了码头、进村大道、环村路硬底化、篮球场、羽毛球场、村民文化活动室、村中休闲公园、文化广场、污水处理等一批公共基础设施,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该村先后被评为省级文明村和“广东省宜居示范村庄”“全国文明村”“广东名村”,2018年入选“广东省改革开放示范百村”名录,率先实现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目标。

靠海吃海  船走四方

鸡乸村的发展,离不开林进栈和他的一班渔民兄弟的勇于拼搏、勇于创新。过去,受制于传统的渔船与设备,村民多在近海作业,他们划着小船,用简易的网兜等渔具进行捕捞。然而,随着捕捞能力的不断增强,村民们越发向往去深海远洋,开发更为丰富的渔业资源。

蓝色的大海给了林进栈他们辽阔的梦想。不满足于跟着祖祖辈辈在海边捕鱼的他,坚信只有乘船走向大海深处,才是村民脱贫致富的好门路。他先是动员村里最“谈得来”的人,合伙筹资买回了一艘大马力的旧船到远海捕捞,果不其然,得了个人欢鱼满仓。

有了经验的林进栈对蔚蓝色的大海充满了信心。1985年,林进栈开拓海洋捕捞新路,以股份制的形式和村民合作购船,把其他一些买不起船的村民也带动起来,完成了产业上的第一次升级。

改革开放热浪滚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为适应海洋渔业发展的需要,上世纪90年代末,在林进栈的带领下,鸡乸村迎来第二次转型,木船慢慢退出历史舞台,钢壳船和先进的捕捞设备在渔民中开始普及,仅2000年以来,林进栈和村民们花在购置新船上的钱就达到两亿多元。用上钢壳船之后,捕捞船装上了雷达、卫星导航、测风机。有了现代化的捕捞设备,林进栈和他的渔民兄弟乘风破浪,走向更遥远的海域。“作为鸡乸村支柱产业的海洋捕捞业,今天能得到迅猛发展,离不开林进栈带领大家齐齐往前冲!”说起过往的奋斗,已经退休的老书记林织感慨不已。

鸡乸村还注重延长产业链,在发展海洋捕捞的同时,抓好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一业为主,多种经营”,集捕捞、基地养殖、水产品加工销售、后勤服务于一体。2005年,林进栈建立了集海洋捕捞、加工销售、后勤服务于一体的顺欣海洋渔业公司,按股份合作制组成船队作业,采取“公司+渔船”的经营模式,通过公司出资支持渔民买船,建立起公司与渔民利益同享、风险共担的双赢经营联合体。现在该公司已经成为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紧接着,他们又建立渔网厂和水产品加工厂,成立阳西顺兴流刺渔业专业合作社,推进渔业产业化经营,带领村民走上了共同致富之路。由于经营模式的成功,极大地激发了渔民的生产积极性,当年公司海洋生产总值达1.36亿元,创造利润约3000万元,69户村民获利润2000万元。

“打造更大的船!去更远的地方,捕捞经济价值更高的鱼,这是我们的梦想,也是我们的目标!”当年林进栈曾自豪地说。带着这样的理念,2011年,广东顺欣海洋渔业公司成功收购了深圳一家远洋捕捞企业——深圳水湾远洋渔业公司。该公司有6艘具备远洋能力的船只,每艘船造价1300万元,载有超低温的设备,温度可以低至零下55-60℃。而更为重要的是这家公司有远洋捕捞指标,这是难得的资源。同年,又成立了广东中洋远洋渔业有限公司——一家集远洋捕捞、水产养殖、水产品加工及冷冻仓储等经营为一体的现代化大型水产品冷链物流企业。

对于金枪鱼等深海水产品而言,很多人觉得很稀罕,但鸡乸村的村民对此早习以为常。当然,对金枪鱼新鲜度的保证,也成了鸡乸村的一项重大工程。广东中洋远洋渔业有限公司是广东首家获得出口冻金枪鱼备案资质的生产企业,使用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零下55-60℃超低温冷库及生产设备,最大限度地保持营养和鲜度。凭借过硬的产品质量,以及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该公司在今年疫情期间仍保持产销两旺,一季度实现销售额4300多万元。

富美水乡  宜居宜业

当我们走进鸡乸村,一座高约7米、以村民撒网打渔为造型的雕塑首先映入眼帘,它便是“海之子”的雕像。顺着宽阔的村道前行,一栋栋别墅整齐有序,文化活动室设施齐全,房前屋后种上了花草树木。

当下正值休渔期,依海而生的鸡乸村比平日多了几分热闹,远航回乡的渔民们在家门口闲谈小憩,一摞摞渔网摆放在屋前院落,老人和妇女在家门口悠闲地织网,不远处的儿童游乐园不时传出清脆的笑声……纯朴的村庄,处处洋溢着温馨和谐的气息。

月是故乡明,景是故乡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号角吹响,富了的林家兄弟不忘造福乡梓,主动承担该村建设的大部分资金,并发动村民捐资,在全村掀起了建设新农村的热潮。2003年,该村便实现了村道硬底化。随后,相继建起了进村大道、环村路、阅览室、文化广场、篮球场、码头停车场、路灯、地下排水排污工程等公益设施,村里实现了家院净化、村道亮化、村庄绿化。不仅如此,村民们的生活观念也发生了跨越式变化,教子有方、爱心常驻、家庭和睦的家庭不断涌现,该村多次被评为文明村。

进入新时代,怀着对更高质量美好生活的追求,鸡乸村在产业发展的基础上,紧紧抓住距离阳西县城只有10公里的地理区位优势、交通优势,以及独特的山海资源优势,发展起了渔家风情旅游业,开辟特色化发展新路线。

该村通过村企合作,以自然景观为依托,以生态保护为前提,结合浓厚的渔家氛围,打造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项目。该项目将建设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基地170亩,其中,包括民宿客栈、采摘和农业观光体验园、水上乐园、垂钓场、主题花海、户外拓展野战基地、农家乐美食餐厅、渔家风情馆及休闲度假中心等建设面积达100亩。通过大力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体验农业等新兴产业,实现游客与村民的资源共享,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滨海渔村。

生活富起来,环境好起来,文化生活多起来,乡风纯起来。站在沿半山修建的特色绿道眺望海平线,山顶到海面的景观尽收眼底,沿海栈道、游船码头、特色农庄、荷塘长廊……处处彰显着鸡乸村的灵动与活力。通过干群乡贤群策群力、上下一心,这个曾经名不见经传的小渔村蜕变成为了全国文明村,成为了村民幸福家园、游客休闲乐园,奏响了一曲绚丽的乡村振兴发展交响乐。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
点击右上角打开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分享给朋友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