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青妙笔画乡愁
2018-08-18 11:35:06 来源:阳江日报

《彩云追月》乡愁在岑圣权心里,是一曲缠绵的歌,婉转悦耳;是一首抒情的诗,酣畅淋漓;是一杯醇香的酒,美味芬芳;是一个曲折的故事,抓心感人。当然,乡愁更是他一幅幅心爱的画作,是老屋、小街、古树、码头、村嫂、民国仕女和弹玻珠、赶铁圈、打陀螺、玩河水的小孩,以及那些旗袍、连衣裙、大衿衫、镂花屏风、老式台椅、油布雨伞、团扇、青砖墙、雕花透窗……一个个画面跃然纸面,拼成一把把钥匙,打开了通往乡愁的大门。《忧愁莫教娘亲耽》岑圣权成名于连环画,曾以《我的儿子——安珂》《真假丁香》《戴手铐的侦察员》《壮别天涯》《珠海...

丹青妙笔画乡愁
阳江日报

《彩云追月》

乡愁在岑圣权心里,是一曲缠绵的歌,婉转悦耳;是一首抒情的诗,酣畅淋漓;是一杯醇香的酒,美味芬芳;是一个曲折的故事,抓心感人。当然,乡愁更是他一幅幅心爱的画作,是老屋、小街、古树、码头、村嫂、民国仕女和弹玻珠、赶铁圈、打陀螺、玩河水的小孩,以及那些旗袍、连衣裙、大衿衫、镂花屏风、老式台椅、油布雨伞、团扇、青砖墙、雕花透窗……一个个画面跃然纸面,拼成一把把钥匙,打开了通往乡愁的大门。

《忧愁莫教娘亲耽》

岑圣权成名于连环画,曾以《我的儿子——安珂》《真假丁香》《戴手铐的侦察员》《壮别天涯》《珠海惊涛》等优秀作品,在中国连环画坛树起了一面旗帜。成功转型中国人物画后,他巧用连环画在画面构图、人物造型、线条刚柔兼济的长处,融会贯通中国传统工笔人物画和写意人物画的技巧,并糅合中国人物画的传统画法和西方人物画的素描法,在写意和工笔之间找到契合点,形成兼工带写的特色;构图严谨的画面既吸取传统绘画固有色的应用,又巧妙地融入了自然的环境色,色与墨或和谐或冲突,点、线、面既舒展又缠绵,画面虚实映衬,意境深邃,画面唯美。这种创作风格,在他近年来创作的“母子情”“广府童谣”“童年逸事”和“民国倩女”题材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嗳姑乖》

岑圣权在阳春春城出生长大,那时候,春城很小,出门不远便是城郊农村;少年时,他上山下乡到了八甲大山下的农场。无论是小县城的市井生活,还是上山下乡的知青生活,都充满劳动的艰辛。然而,打陀螺、弹玻珠、踢毽子、捉鱼虾、燃鞭炮、闹元宵、摘野果、粘蜻蜓和树阴下看连环画等多姿多彩的儿时生活;村嫂背着小孩送饭、喂猪喂鸡、锄地推磨等情景,都深深刻入岑圣权的记忆。以致在后来的日子,这些或亲身经历、或耳闻目睹的生活和情景穿透岁月,在他的心底滋长,时时心旌荡漾,成了割舍不去的情愫。于是,就有了他的母子情系列、广府童谣系列、童年逸事系列题材的人物创作。在这些画作中,岑圣权用细腻的笔触,绘画小县城和乡下生活的那些平淡、自然、淳朴与天真:母与子的深情互动,慈祥的母亲笑容满面,天真烂漫的孩童憨态可掬;自娱自乐、结伴嬉戏的孩童,等等。这些充满乡韵乡味、童真童趣的画面,在他笔下栩栩如生。从记忆到情怀,从心态到思想,从阅历到感悟,在他人自诩风景都看透的时候,岑圣权的绘画回到生活的本初。

《船到春江古渡头》

岑圣权儿时,没有手机、电脑、麦当劳,但有童谣、儿歌,小街上、村子里、山脚下、小河边,只要有小孩的地方,便有此起彼伏的童谣、儿歌,伴随着笑声传出很远很远。于是,他潜心创作了一系列以童谣为题材的小品,把一首首岭南童谣,演绎成一个个温馨的情景,描绘成一个个唯美的画面,让那些亲切、纯真、快乐的童谣变得具体、形象,充满趣味,观之心境激越,如听见了光阴的叮咚,打开你儿时的记忆闸门,撩拨起你绵绵无尽的感慨。

《我有几文鸡》

岑圣权母子情系列、广府童谣系列、童年逸事系列题材的人物,细致的勾勒与粗放的点染交错而行,乡土气息浓郁,欣赏这些画作时,不仅是在看画,同时是在看一个故事、读一首小诗,是在与天真的孩童和慈爱的母亲聊天,是在与乡愁对话;善变的墨色演绎的画面,如梦似幻,让你年龄模糊,让时空穿越,你遇见了另一种的天真,另一种恬淡、安然,邂逅未泯的童心,恍如又走在风在林梢鸟在鸣叫的快乐童年,感慨、幸福漫上心房。

仕女是岑圣权人物画的另一重要绘画题材。

《鹅鹅鹅》

在谈到为何创作仕女画时,岑圣权深情地说:“在少年时代就受到母亲的影响,母亲常常向我述说她熟知的那些民国年间深宅大院中年轻女子的故事,她们美丽、善良,却怀着淡淡的忧伤,她们充满着对幸福和未来的期盼,但更多的却是守望。” 

在仕女题材画作里,岑圣权的视角独特,他巧妙地将他的乡愁糅进其中,借助画面娓娓讲述心中的故事。那些或清晰或模糊或突出或黯然或工笔或写意的小街、码头、山坡、小路、民居、古树、小船,以及鸡、鹅、鸭、马、牛、羊、旗袍、团扇、连衣裙、大衿衫、镂花屏风、老式台椅、油布雨伞、雕花透窗,等等,既是仕女陪衬附丽,是那个时代的标识和符号,但更是画家的记忆、画家的乡愁、画家的感情寄托。画面上,一墨一韵,都融入他的心境,种种的恬静、典雅、幽怨,穿过悠长岁月,随意、倦怠、闲散,情调凄美,却风情万种,仿佛萦绕着凄婉哀怨、地老天荒的忧怀感伤和天然造化的古朴纯真,乡愁弥漫流淌。

在表现手法上,岑圣权把兼工带写的特色发挥得恰到好处。那些美丽、安娴、优雅、恬静、温柔、矜持的仕女或倚窗远望,或低眉浅笑,或落花独立,他抓住人物形象,工笔不厌其精地刻画仕女的五官和手,细腻和精致的描绘,表达出女性形态和神韵,传神地勾勒出仕女淡淡的、若隐若现的、挥之不去的沧桑和忧愁,呈现女性温婉柔和的气质与坚韧独立的姿彩。衣服和背景等陪衬元素,则用小写意描绘,视画面需要,时而浓墨重彩,时而朦胧渲染,色墨清雅,浓淡得当。同时,他在创作中吸收借鉴西方油画对光影、结构的处理技巧,色墨、线条尽量达到整体和谐、恬雅,从而能准确地表现自我的特点、情感和韵味。

画作是感情和温度的产物,一笔一划都承载来自生活、来自情感、来自记忆的信息,画中人物沉淀了岁月和文化,洋溢着岁月的深情和韵味。岑圣权回忆在十一二岁时,看到一个移居岸上的疍家女,静静地坐在屋檐下,凝神沉思,时值晌午,阳光柔和地反射在她脸上,她的眼眸里有一点明亮的光轻轻跳动。于是,便有了《晌午》。

《我有几文鸡》

《船到春江古渡头》《春茗》是岑圣权仕女题材的两幅力作。

岑圣权儿时的家不远处有一个古老的渡头,肩扛手携行李、杂物、工具的过渡人,晃晃悠悠地摆渡旧木船,成一道风景,刻在他的记忆深处。创作一幅关于古渡头的画,成了他的夙愿。2016年底,岑圣权开始构思古渡头题材的创作。他把时间、场景定格:民国年间,春雨绵绵,天色阴沉,江上舟楫穿梭,一群年轻的女子在古渡头驻足。她们或顾盼、等待,或焦虑、茫然。左边两位女子共撑一伞,一女凝望远方,另一女紧抱双肩,身体微弓,似乎有些清冷和不安。右边有两位带着小孩年轻的母亲,或被背或被抱的小孩萌态十足,背小孩的母亲稍微左看,巧妙地将两组人连结起来;传统的背带则是岭南特色。在这幅画里,画家糅合了他的“仕女题材”和“母子题材”,画面上,大小对比,动静映衬;女性都敏感、灵动、温婉、矜持、美丽,凝重的基调似乎预示着旅程混沌未知,映衬年轻美丽的生命,让人感慨命运的无常、美丽的脆弱,沉淀着一种挥之难去的淡淡的沧桑与忧愁,或许是乡愁,或许是情愁,又或许是对生活、对亲人、对国家、对民族、对前途的忧愁。

在作品《春茗》中,岑圣权试图借一群民国女子品茶的情景,表现出一种心中的梦幻气息,表现出女性高洁、端庄、优雅、恬静的气质,以及她们云鬓眉宇间那一缕淡淡的忧伤。画面右边女主角相对独立、端庄,麻点状的毛衣、白色旗袍、红色手帕,都使她的主角形象鲜明突出,她的表情及眼神又耐人寻味。主角与身披浅咖啡色披肩的女子、与斟茶的女子形成三角形,左边角上两个女子,既是陪衬,又延伸画面;仕女间,一个“真性情”的小女孩端茶一饮而尽,使画面变得生动活泼,富于生活气息。画面背景简约,右下角的书画卷轴增添了传统的书香气息,左上角的背景画,出现了反透视的岭南民居图形,又表现出超时代的感觉。画作通过人物姿态的描画,既表现出人物之间相互呼应的关系,又通过互不相干的眼神及表情,揭示出她们各异的精神世界。

岑圣权是一个对生活有心得和情怀的画家,艰苦曲折的人生经历,让他思考、深沉。几十年来,他沉下心去,巧运画笔,执着地绘画人生中的感慨和嗟叹,一幅幅充满记忆和故事的画作,如梦似幻,却又浓得化不开,尽诉他对家乡、对记忆的无限深情和绵绵眷恋。

□ 吴建光   漠  阳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

专题推广

点击右上角打开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分享给朋友
知道了